次韵王适雪晴复雪二首(其一)

骄阳得一雪,逾尺应更好。

晨兴视窗隙,惊见晴霞杲。

九衢无停迹,狼籍须一扫。

空馀浩然气,凛凛接清昊。

馀寒薄虚室,一静解群燥。

晨炊晚未供,客馈惭草草。

试脱身上衣,行问酒家保。

孤吟击槁木,大笑称有道。

人生但如此,富贵何用祷。

所思独未见,耿耿属怀抱。

形式: 古风 押[皓]韵

翻译

骄阳若能得一场雪,恐怕会更加宜人。
清晨起来透过窗户缝隙,惊喜地看到明亮的朝霞。
街头巷尾没有停留的痕迹,一片狼藉需要清扫。
只剩下浩然正气,凛然面对清澈的天空。
寒冷的余温在空荡的室内,寂静能消除一切喧嚣。
早饭还未准备好,客人的馈赠也显得简陋。
试着脱下身上的衣物,去询问酒店的仆人。
独自吟唱,击打枯木,大笑声称自己通达道理。
人生如果就这样,富贵又何必祈求。
心中所想的人仍未出现,思绪满怀,难以平静。

注释

骄阳:烈日。
雪:雪景。
晨兴:清晨起床。
窗隙:窗户缝隙。
晴霞杲:明亮的朝霞。
九衢:繁华街道。
狼籍:杂乱不堪。
浩然气:正气凛然。
清昊:清澈的天空。
虚室:空荡的房间。
群燥:众多的嘈杂。
晨炊:早餐。
馈惭草草:馈赠简陋。
酒家保:酒店仆人。
孤吟:独自吟唱。
槁木:枯木。
有道:通达道理。
耿耿:心事重重。
怀抱:内心深处。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文学家苏辙的《次韵王适雪晴复雪二首(其一)》。诗人以雪为题材,描绘了冬日里一场意外的大雪带来的清新景象。他赞赏雪后天气的转变,早晨起来透过窗户缝隙看到晴朗的霞光,感叹雪的厚度带来的美好。街道上积雪狼藉,诗人期待有人清扫,以恢复城市的整洁。

诗中流露出诗人内心的宁静与超然,即使寒意尚存,也能在寂静中化解周围环境的喧嚣。他还表达了对简朴生活的满足,对于客人的馈赠虽觉简陋,但仍心怀感激。诗人甚至脱下衣物,亲自去寻酒家,享受片刻的闲适,独自吟唱,大笑自得其乐。

最后,诗人感慨人生应当如雪后的晴朗,不需过多的祈祷和追求富贵,真正重要的是内心的清明和怀抱的思念。整首诗语言质朴,意境深远,展现了苏辙淡泊名利、享受生活的情怀。

收录诗词(1852)

苏辙(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汉族。嘉祐二年(1057)与其兄苏轼同登进士科。神宗朝,为制置三司条例司属官。因反对王安石变法,出为河南推官。哲宗时,召为秘书省校书郎。元祐元年为右司谏,历官御史中丞、尚书右丞、门下侍郎因事忤哲宗及元丰诸臣,出知汝州,贬筠州、再谪雷州安置,移循州。徽宗立,徙永州、岳州复太中大夫,又降居许州,致仕。自号颍滨遗老。卒,谥文定。唐宋八大家之一,与父洵、兄轼齐名,合称三苏

  • 字:子由
  • 籍贯:眉州眉山(今属四川)
  • 生卒年:1039—1112年

相关古诗词

次韵王适雪晴复雪二首(其二)

同云自成幄,飞雪来无根。

一为清风卷,坐见东方暾。

重阴偶复合,飞霰满南轩。

油然青春意,已见出土萱。

老病一不堪,惟恃浊酒温。

开户理松菊,扫荡无遗痕。

卷舒朝夕间,谁识造化元。

乾坤本何施,中有神怪奔。

万物极毫末,颠倒何足掀。

老农但知种,荷锄理南园。

形式: 古风 押[元]韵

次韵王适游真如寺

江上春雨过,城中春草深。

扰扰市井尘,悠悠溪谷心。

东郊大愚山,自古薝卜林。

微言久不闻,坠绪谁当寻。

道俗数百人,请闻海潮音。

斋罢车马散,万籁俱消沉。

新亭面南山,积雾开重阴。

萧然偶有得,怀抱方愔愔。

我坐米盐间,日被尘垢侵。

不知山中趣,强作山中吟。

形式: 古风 押[侵]韵

次韵王适落日江上二首(其一)

寒烟羃清江,渔唱扁舟上。

江转少人家,自此知安往。

维舟倚丛薄,明月独相向。

欲晓醉应醒,还逐轻鸥扬。

形式: 古风

次韵王适落日江上二首(其二)

稍息南市喧,初上东山月。

潜鱼忽惊踊,饥雁时断绝。

落叶误投签,繁霜疑积雪。

苦寒良难久,爱此元气洁。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