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谁识寰中达者人,生平解法水中银。
一条拄杖撑天地,三尺昆吾斩鬼神。
大醉醉来眠月洞,高吟吟去傲红尘。
自从悟里终身后,赢得蓬壶永劫春。
此诗描绘了一位仙风道骨之士,生活在世俗之外,拥有超凡脱俗的修为。"谁识寰中达者人,生平解法水中银"表明这位仙人深谙宇宙之理,其智慧如同水中的银子一般纯净而珍贵。
"一条拄杖撑天地,三尺昆吾斩鬼神"则形象地展示了他手持法杖,能够支撑乾坤,对抗一切邪恶之物。这里的“昆吾”可能指的是古代传说中的仙剑,用以比喻他的力量足以斩除所有不洁之物。
接下来的"大醉醉来眠月洞,高吟吟去傲红尘"描绘了他在精神世界中的超脱与享受。诗人借用“醉”来形容其对世俗的超然态度,以及对月亮之洞——象征最高境界的向往和追求。他高声歌吟,傲视尘世,展示了一种出尘离俗、不染红尘的情怀。
最后,“自从悟里终身后,赢得蓬壶永劫春”表达了诗人自我觉醒后的生活状态。"悟里"指的是对生命真谛的理解,而“终身后”则是说这种理解超越了生死之界。他赢得了一种如同蓬壶(仙家居所)般的永恒安宁,享受着不受时光限制的春天。这里蕴含的是一种对道法修持达到的极致境界,即使在生命结束后,也能保持这种超脱尘世的平和喜悦。
总体来说,这首诗通过对仙人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对于超凡脱俗、追求永恒生活的向往,以及对智慧与力量的赞美。
不详
也叫做吕洞宾。唐末、五代著名道士。名喦。世称吕祖或纯阳祖师,为民间神话故事八仙之一。较早的宋代记载,称他为“关中逸人”或“关右人”,元代以后比较一致的说法,则为河中府蒲坂县永乐镇(今属山西芮城)人,或称世传为东平(治在今山东东平)人
金锤灼灼舞天阶,独自骑龙去又来。
高卧白云观日窟,闲眠秋月擘天开。
离花片片乾坤产,坎蕊翻翻造化栽。
晚醉九岩回首望,北邙山下骨皑皑。
红炉迸溅炼金英,一点灵珠透室明。
摆动乾坤知道力,逃移生死见功程。
逍遥四海留踪迹,归去三清立姓名。
直上五云云路稳,紫鸾朱凤自来迎。
时人若要学长生,先是枢机昼夜行。
恍惚中间专志气,虚无里面固元精。
龙交虎战三周毕,兔走乌飞九转成。
炼出一炉神圣药,五云归去路分明。
结交常与道情深,日日随他出又沈。
若要自通云外鹤,直须勤炼水中金。
丹成只恐乾坤窄,饵了宁忧疾患侵。
未去瑶台犹混世,不妨杯酒喜闲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