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问望簪绅旧,恩华雨露重。
图书周内史,汾浍晋全封。
秀发千寻壁,寒生百鍊锋。
归时门有戟,惜别更从容。
这首诗是宋代文学家司马光所作,名为《送史馆任祠部河东转运使》。从这短暂的摘录中,我们可以感受到诗人深厚的情感和对朋友离别时的不舍。
“问望簪绅旧,恩华雨露重。” 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于友情的珍视,像细雨一样浓重且难以忘怀。古代的簪(zān)是一种用来固定头发的饰物,这里比喻着对往昔交织的情谊。而“恩华”则象征了深厚的恩情和美好的事物,诗人将这份情谊比作春天的雨露,生动地表达出难以割舍的情感。
“图书周内史,汾浍晋全封。” 这两句描绘了诗人与友人的共同经历,他们一起研读古籍,在历史的长河中寻找智慧。汾水和浍水都是指代史官或文人之地,这里象征着知识的追求和文化的传承。
“秀发千寻壁,寒生百鍊锋。” 这两句则描绘了诗人的内心世界,他的思想如同山壁上的苔藓一般深远,而他的才华也如同经历过无数锤炼一样坚韧和锐利。
“归时门有戟,惜别更从容。” 最后两句表达了诗人对于朋友离别的不舍之情。即使面对分离,诗人仍然保持着从容不迫的态度,体现出一种超脱世俗、淡泊明志的情怀。
整首诗通过对往昔美好时光的追忆和对友谊深厚感情的表达,展现了诗人深邃的思想和丰富的情感世界。
不详
《宋史》,《辞海》等明确记载,世称涑水先生。生于河南省信阳市光山县。北宋史学家、文学家。历仕仁宗、英宗、神宗、哲宗四朝,卒赠太师、温国公,谥文正,主持编纂了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编年体通史《资治通鉴》,为人温良谦恭、刚正不阿,其人格堪称儒学教化下的典范,历来受人景仰。生平著作甚多,主要有史学巨著《资治通鉴》、《温国文正司马公文集》、《稽古录》、《涑水记闻》、《潜虚》等
铨筦萃贤豪,夫君主剧曹。
长才沛馀裕,众论蔚推高。
逮此分符贵,知无顿刃劳。
公卿如有缺,不独赐金褒。
丈夫那肯浪低眉,薄宦空添鬓里丝。
泸水归来山浩荡,都门辞去菊离披。
黄鸡白酒五陵乐,杜曲樊川九谷宜。
复见夫君行直道,崆峒气俗未应衰。
太行横拥巨川回,三晋由来产异才。
展墓乘春走乡陌,负书拂晓下兰台。
河阳路侧花应合,天井关头雪未开。
会使乡人惊六印,莫羞今日弊裘来。
九列谁云非显涂,人生已不负为儒。
拂衣长揖夔龙贵,散发还为黄绮徒。
白鹤归飞心自远,青霞高举势何孤。
千金尽与乡人费,不向江头买木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