饮酒二十首同苏翰林先生次韵追和陶渊明(其十四)

安昌汉耆儒,乐饮侈亦至。

东坡俭不固,少饮得径醉。

愚敢效戴崇,正复思其次。

旁通获亲爱,公亦安所贵。

便坐时一卮,彭宣宁寡味。

形式: 古风

翻译

安昌有位年长的儒者,饮酒之乐也极其豪放。
苏东坡虽然节俭,但少量饮酒也能让他沉醉。
我斗胆效仿戴崇,但也希望能适度饮酒。
广泛交际中获得喜爱,公卿大人又看重什么呢?
即使在宴席上浅酌一杯,比起彭宣的海量,我宁愿品味淡雅。

注释

耆儒:年高有学问的儒者。
侈:奢侈,豪放。
俭不固:节俭并不意味着顽固。
径醉:直接、痛快地喝醉。
戴崇:古代人物,以饮酒闻名。
旁通:广泛交际。
彭宣:可能指代能饮酒之人。
寡味:缺乏趣味,此处指不喜豪饮。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晁补之所作,题目为《饮酒二十首·同苏翰林先生次韵追和陶渊明(其十四)》。诗中,诗人以古代学者安昌汉为例,描绘了一种豪饮但不失节制的生活态度。他提到苏轼虽然节俭,但偶尔小酌也能畅快淋漓,而自己则效仿戴崇,追求适度饮酒,既能亲近朋友,又不会过于奢华。诗人认为,即使在宴席上只是浅酌一杯,也比过度饮酒更有品味,暗含了对简朴生活的欣赏。整体来看,这首诗体现了诗人对于饮酒文化的个人见解,以及对平衡与适度的追求。

收录诗词(815)

晁补之(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汉族,北宋时期著名文学家。为“苏门四学士”(另有北宋诗人黄庭坚、秦观、张耒)之一。曾任吏部员外郎、礼部郎中。工书画,能诗词,善属文。与张耒并称“晁张”。其散文语言凝练、流畅,风格近柳宗元。诗学陶渊明。其词格调豪爽,语言清秀晓畅,近苏轼。但其诗词流露出浓厚的消极归隐思想。著有《鸡肋集》、《晁氏琴趣外篇》等

  • 字:无咎
  • 号:归来子
  • 籍贯:济州巨野(今属山东巨野县)
  • 生卒年:公元1053年—公元1110年

相关古诗词

饮酒二十首同苏翰林先生次韵追和陶渊明(其三)

陶公群于人,而无人之情。

诗岂世外语,世语不可名。

东坡怜此翁,同调但隔生。

形光来户屦,真处人不惊。

得酒自醒醉,放意无亏成。

形式: 古风 押[庚]韵

饮酒二十首同苏翰林先生次韵追和陶渊明(其五)

一眼异青白,口语来啾喧。

酌一不酌一,用意何其偏。

谁似子孙子,高栖苏门山。

时随岭云出,又与林鸟还。

平生但长啸,独为嵇生言。

形式: 古风

饮酒二十首同苏翰林先生次韵追和陶渊明(其六)

高贤众所怀,众理应取是。

如何济众事,难成复易毁。

功成身无与,天运亦复尔。

轩裳役群愚,儿曹眩文绮。

形式: 古风 押[纸]韵

饮酒二十首同苏翰林先生次韵追和陶渊明(其四)

园林日夕好,花繁时鸟飞。

少年玩芳物,不饮成坐悲。

只今未白发,念昔已依依。

纷华战吾道,决胜当有归。

挫锐培其根,外槁中匪衰。

念方终日行,辎重安得违。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