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张深道二首(其二)

人言底柱险,袖手不敢迩。

孰知人心危,毫釐千万里。

有来事物繁,酬酢无披靡。

虽云应不难,要且辨真伪。

良知本易直,天机验所起。

涵濡自日新,日新乃无蔽。

圣学非空言,要领故在此。

吾子端发源,所进渺涯涘。

我虽念不敏,讵敢忘所止。

后会傥有时,深功同举似。

形式: 古风

翻译

人们常说底柱山很险峻,我却不敢轻易靠近。
谁知人心深处更危险,细微差别却能相差千万里。
世事纷繁复杂,应对应酬中难以分辨。
虽然表面上看似不难,但关键在于辨别真假。
良知本就公正坦率,天道自然会验证它的起源。
每日自我修养,不断更新,才能去除遮蔽。
圣人的学问并非空谈,关键在于把握核心。
你从源头上保持正直,你的进步广阔无垠。
我虽然思维不够敏捷,但绝不敢忘记自己的目标。
如果未来有机会重逢,我们将共同成就深远的功业。

注释

底柱:底柱山,古代中国的一个著名险峻之地。
袖手:比喻袖手旁观,不参与。
人心危:人心深处的危险复杂。
毫釐:极小的差距,比喻微小的差别。
酬酢:应酬交际。
披靡:形容事物众多,难以应付。
真伪:真实与虚假。
良知:人的道德意识或内心的正确判断。
涵濡:滋润、修养。
日新:每日都有新的进步。
圣学:圣人的学问,指儒家经典。
要领:关键,要点。
端发源:从源头上端正。
不敏:思维不敏捷,指自己谦虚的说法。
所止:所追求的目标。
后会:未来的相会。
深功:深远的功业。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张栻的作品,名为《送张深道二首(其二)》。张栻以其清新自然、情真意切的风格而著称,其诗作多涉及山水田园之景和离合别绪等主题。本篇诗中,“人言底柱险,袖手不敢迩。”表达了对友人行程中的危险所持有的忧虑,“孰知人心危,毫釐千万里。”则是说人心如同天文仪器一般精密,可以测量出人与人之间的微妙情感。接着“有来事物繁,酬酢无披靡。”描绘了友人归来后,两人间交流思想和感受的丰富多彩。

诗中,“虽云应不难,要且辨真伪。”表达了对待人接物保持警觉、分辨真假的态度。随后的“良知本易直,天机验所起。”则是说人的内心本能识别善恶,符合自然法则。

在“涵濡自日新,日新乃无蔽。”一句中,诗人表达了对知识和智慧不断更新的追求和渴望。紧接着,“圣学非空言,要领故在此。”强调了学习圣贤之道并非空谈,而是要从实践中领悟其精髓。

最后两句“吾子端发源,所进渺涯涘。我虽念不敏,讵敢忘所止。后会傥有时,深功同举似。”则是在表达对友人学问之路的期许和支持,以及自己虽然才疏学浅,但也不敢忘记学习的初心,并期待将来某个时候能共同深造,以达到相同的学术成就。

收录诗词(551)

张栻(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后避讳改字钦夫,又字乐斋,学者称南轩先生,谥曰宣,后世又称张宣公。右相张浚之子。南宋初期学者、教育家。南宋理宗淳祐初年(1241年)从祀孔庙,后与李宽、韩愈、李士真、周敦颐、朱熹、黄干同祀石鼓书院七贤祠,世称石鼓七贤

  • 号:南轩
  • 籍贯:南宋汉州绵竹(今四川绵竹市)
  • 生卒年:1133年9月15日——1180年3月22日

相关古诗词

送张深道二首(其一)

秋风木叶落,送客丽谯东。

岂怀儿女恋,爱此趣味同。

至理无辙迹,妙在日用中。

闻言有不信,渠自马牛风。

吾子实所畏,立志高冥鸿。

卓然游圣门,不受异说讧。

切磋岂不乐,愧非斲鼻工。

于皇太极蕴,精微浩无穷。

愿言终玩绎,默参元化功。

形式: 古风 押[东]韵

送杨廷芳三首(其三)

平生风雨夕,每念名节难。

穷冬百草歇,手自种琅玕。

吾子三十策,字字起三叹。

岂欲求人知,正自一心丹。

请哦硕人诗,匪为乐考槃。

形式: 古风 押[寒]韵

送杨廷芳三首(其二)

昔人忘言处,可到不可会。

还须心眼亲,未许一理盖。

辞章抑为馀,子已得其最。

当知邹鲁传,有在文字外。

形式: 古风 押[泰]韵

送杨廷芳三首(其一)

自吾友若人,叹息恨不早。

相逢未出语,已足慰怀抱。

寒窗逾浃旬,百虑略倾倒。

霜晴不留客,别语讵能好。

不尽此时情,梅边试深讨。

形式: 古风 押[皓]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