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景.露顶洒松风

野处阙过逢,投巾仰露空。

萧萧松下老,洒洒顶门风。

暑不容章甫,天犹念秃翁。

昂霄潮汹汹,落雪鬓蓬蓬。

搔首平生事,忘形半醉中。

蓬莱归去路,潦倒笑臣同。

形式: 排律 押[东]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夏日里独特的自然景象与诗人内心的感慨。首句“野处阙过逢”描绘了一种远离尘嚣、宁静致远的环境,暗示了诗人对世俗的疏离感。接着,“投巾仰露空”则通过动作细节,展现了诗人面对自然的坦然与自在,仿佛将自己融入了大自然之中。

“萧萧松下老,洒洒顶门风”两句,运用拟人化的手法,赋予松树以生命,同时通过“老”字和“风”字,营造出一种时间流逝、岁月更迭的氛围。这里的“洒洒顶门风”,既是对自然之风的生动描绘,也暗含着诗人内心的一种洒脱与自由。

“暑不容章甫,天犹念秃翁”两句,通过对比暑热与自然界的宽容,表达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敬畏之情。这里“章甫”代表礼节、规矩,而“秃翁”则是对年老者的形象化描述,通过这一对比,突出了自然法则的公正与包容。

“昂霄潮汹汹,落雪鬓蓬蓬”两句,进一步描绘了自然界的壮丽景象,同时也隐喻了人生的起伏与变化。这里的“昂霄”与“落雪”形成鲜明对比,展现出自然界中既有激流勇进的壮美,也有岁月静好的温柔。

最后,“搔首平生事,忘形半醉中”两句,表达了诗人对人生经历的反思与感悟,以及在自然美景中的自我释放。通过“搔首”这一动作,诗人似乎在思考着生活的种种,而在“半醉”状态下的忘我,又体现了他对生活态度的豁达与洒脱。

“蓬莱归去路,潦倒笑臣同”两句,既是对理想境界的向往,也是对现实困境的自嘲。这里“蓬莱”象征着理想的彼岸,而“潦倒”则反映了诗人面对现实的无奈与苦涩。通过“笑臣同”,诗人以一种幽默的方式,表达了对自身处境的接纳与释怀。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夏日自然景象的细腻描绘,以及诗人内心情感的深刻抒发,展现了一幅充满哲思与美感的画面,让人在欣赏之余,也能感受到诗人对自然、生活乃至人生的独特见解与感悟。

收录诗词(563)

刘辰翁(宋末元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别号须溪。南宋末年著名的爱国诗人。景定三年(1262)登进士第。他一生一生致力于文学创作和文学批评活动,为后人留下了可贵的丰厚文化遗产,遗著由子刘将孙编为《须溪先生全集》,《宋史·艺文志》著录为一百卷,已佚

  • 字:会孟
  • 籍贯:庐陵灌溪(今江西省吉安市吉安县梅塘乡小灌村)
  • 生卒年:1233.2.4—1297.2.12

相关古诗词

夏景.清风松下来

狭世清风少,清风不受催。

惟应松下有,肯向坐间来。

襟袖元如水,山林自少埃。

遂惊弘景宅,不是楚王台。

柳巷无人扫,柴门尽日开。

是谁前喝道,空遣鹤飞回。

形式: 排律 押[灰]韵

夏景.林风凉不绝

不可居无竹,清风动满林。

长无如夏日,凉不绝予襟。

安得秋如许,能令午正阴。

两间何舋舋,三径自深深。

簟玉翻如水,檐冰语至今。

故人千万里,明月两知心。

形式: 排律 押[侵]韵

夏景.乔木生夏凉

何可无乔木,多年雨露成。

是间凉意别,长夏绿阴生。

日度云旗影,风含涧水声。

能令霜六月,不待月三更。

翠幄宜琴枕,枯棋就石枰。

五楸朝又暮,故国可胜情。

形式: 排律 押[庚]韵

夏景.清室夏含霜

一室兰香满,阴阴夏木成。

炎光虽自酷,霜意自含清。

佩玉传风马,钩帘下水精。

燕台无六月,楚户忽三更。

冷袖藏冰藕,凉蟾满露茎。

江湖无雁信,诗鬓自先惊。

形式: 排律 押[庚]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