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凌晨丽城去,薄暮上林栖。
辞枝枝暂起,停树树还低。
向日终难托,迎风讵肯迷。
只待纤纤手,曲里作宵啼。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行者在清晨离开城市,傍晚时到达林中寻找栖息之地的情景。诗人通过对自然环境的细腻描写,如枝头的暂别和树梢的低垂,展现了人物与大自然之间的和谐关系,以及内心的宁静与期待。
“辞枝枝暂起,停树树还低”两句生动地捕捉了行者与自然景物间的互动,体现出一种顺应自然的态度。枝头在告别,而树梢则低垂以迎接,这不仅是对视觉美感的描绘,也象征着诗人内心的平和与谦逊。
“向日终难托,迎风讵肯迷”两句表达了诗人对于时间流逝的无奈,以及面对自然界的顺从。这里的“托”意指依靠,“迷”则是迷失或迷惑的意思。诗人似乎在感慨日光难以捕捉,风向难以预测,但又不得不顺应自然。
最后两句“只待纤纤手,曲里作宵啼”则透露出诗人的期待与柔情。这里的“纤纤手”可能指的是某种细腻的触摸,或是某人温柔的手。诗人在等待着这份温暖与亲密,而“曲里作宵啼”则是在暗示一种夜间的低声歌唱或是私语,营造出一幅温馨而又神秘的画面。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和内心世界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于生活的体验与感悟,以及他对美好事物的期待与追求。
不详
唐朝第二位皇帝,在位23年,年号贞观。名字取意“济世安民”,陇西成纪人(今甘肃天水市秦安县)。唐太宗不仅是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还是一位书法家和诗人。唐太宗开创了著名的贞观之治,被各族人民尊称为天可汗,为后来唐朝全盛时期的开元盛世奠定了重要基础,为后世明君之典范。庙号太宗,谥号文武大圣大广孝皇帝,葬于昭陵
萧条起关塞,摇飏下蓬瀛。
拂林花乱彩,响谷鸟分声。
披云罗影散,泛水织文生。
劳歌大风曲,威加四海清。
拂霞疑电落,腾虚状写虹。
屈伸烟雾里,低举白云中。
纷披乍依迥,掣曳或随风。
念兹轻薄质,无翅强摇空。
骏骨饮长泾,奔流洒络缨。
细纹连喷聚,乱荇绕蹄萦。
水光鞍上侧,马影溜中横。
翻似天池里,腾波龙种生。
罩云飘远岫,喷雨泛长河。
低飞昏岭腹,斜足洒岩阿。
泫丛珠缔叶,起溜镜图波。
濛柳添丝密,含吹织空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