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几人同抱杞天忧,戮力支撑不自由。
却恨杜鹃啼血处,楚囚相对泣难收。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时局深深的忧虑和无奈之情。"几人同抱杞天忧"借用《列子》中杞人忧天的故事,比喻少数人对国家安危的忧虑,暗示社会动荡不安。"戮力支撑不自由"则揭示了在这样的局势下,尽管他们团结一致,但仍然感到无法摆脱束缚,行动受限。
"却恨杜鹃啼血处"借用了杜鹃鸟哀鸣的传统意象,象征着悲苦和哀痛,进一步加重了愁绪。"楚囚相对泣难收"以楚囚自比,形象地描绘出诗人与朋友身处困境,面对国事衰败,只能相对而泣,内心的悲痛难以排解。
整体来看,这首诗情感深沉,寓言性强,展现了作者对于国家命运的关切和个人无力改变现状的悲哀。柴随亨作为南宋时期的文人士大夫,他的诗歌往往带有浓郁的时代烙印和忧患意识。
不详
宋理宗宝祐四年(一二五六)进士,时年三十七(《宝祐四年登科录》)。曾知建昌军。宋亡,与兄望、弟元亨、元彪俱隐于榉林九磜之间,世称‘柴氏四隐’。著作已佚。明万历中裔孙复贞等搜辑遗稿,编为《柴氏四隐集》。事见清同治《江山县志》卷一一。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柴氏四隐集》为底为本,编为一卷
移种青松数寸苗,俯看微小识孤标。
他年夭矫擎寒重,莫引閒藤上碧霄。
伯夷耻周粟,仲连岂帝秦。
清风千载上,林下一閒身。
家住温州雁荡巅,归帆曾载买山钱。
江山寂寂芦花白,好似今朝纸上船。
世间何水独流清,惟有箕山此一泓。
祇恨许由曾洗耳,却怜无处濯吾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