辞周益公

一曲归欤浩浩歌,世间无地不风波。

人从贫贱识者少,事向艰难省处多。

紫塞将军秋佩印,玉堂学士夜鸣珂。

太平宰相不收拾,老死山林无奈何。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歌]韵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词人刘过的作品,名为《辞周益公》。从内容来看,诗中表达了诗人对朋友离别的感慨以及对世事的深刻洞察。

"一曲归欤浩浩歌,世间无地不风波。"

这一句通过“一曲”开篇,引出了“浩浩歌”,展现了一种豪放的情怀。“归欤”则暗示了离别之情,而“世间无地不风波”则是诗人对世界的感慨,每一个角落都充满了变动和挑战。

"人从贫贱识者少,事向艰难省处多。"

这两句表达了诗人的社会观察,人们往往对那些地位低微的人缺乏了解,而面对困难时,能够深思熟虑、审慎处理的场合却很多。

"紫塞将军秋佩印,玉堂学士夜鸣珂。"

这里通过具体的细节描绘出了两种人物形象。一是“紫塞将军”,其佩戴的宝印在秋天显得更加庄重;二是“玉堂学士”,其夜间鸣响的珂贝展现了学者深夜不息的治学景象。这两句诗展示了诗人的艺术才华,通过对比鲜明地描绘出两个不同阶层人物的生活场景。

"太平宰相不收拾,老死山林无奈何。"

最后这两句则是诗人自身的情感抒发,对于那些功成名就的人物,即使是宰相,也有无法收拾的遗憾。而“老死山林”则表达了诗人对自己晚年命运的无奈和接受。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朋友离别、世事变迁以及个人的命运感慨,展现了一种深沉的情怀和对生活多面性的认识。

收录诗词(449)

刘过(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长于庐陵(今江西吉安),去世于江苏昆山,今其墓尚在。四次应举不中,流落江湖间,布衣终身。曾为陆游、辛弃疾所赏,亦与陈亮、岳珂友善。词风与辛弃疾相近,抒发抗金抱负狂逸俊致,与刘克庄、刘辰翁享有“辛派三刘”之誉,又与刘仙伦合称为“庐陵二布衣”。有《龙洲集》、《龙洲词》

  • 字:改之
  • 号:龙洲道人
  • 籍贯:吉州太和(今江西泰和县)
  • 生卒年:1154~1206

相关古诗词

嘉泰开乐日殿岩泾原郭季端邀游凤山自来美堂而上湖亭海观梅坡石林无不历览最后登冲天楼下介亭观骑射歌舞赋诗而归

结束战袍骑战马,冠军将军宛如画。

前呵小驻来美堂,箭去弓鸣飞鸟下。

青林路转入岧峣,湖亭海观争为高。

谁知凤舞龙飞外,别有楼阁横云霄。

回旋左右皆游历,人物江山两英特。

风流标致梅岭梅,磊落胸襟石林石。

侧身更上天上行,好风吹下笑谈声。

山神川后领要束,遁走虎豹藏蛟鲸。

摩挲苔藓题诗去,万鼓声中白题舞。

众宾捧酒寿主人,将军自是擎天柱。

看山看水时一来,钱塘吴越何小哉。

指点中原百城在,功名逼人有机会。

形式: 古风

题一犁春雨图后

阿耘无田食破砚,奉亲日籴供朝饭。

有田正恐拙把犁,何得更为图画看。

汝父名汝汝当知,有田无田未可期。

有田不耕汝懒病,无田画田真画饼。

画田之外乃画牛,捕捉风影何时休。

头上安头入诗轴,全家不应犹食粥。

形式: 古风

题古山庵

薄醉来游此,西风吹帽纱。

倦鸦丛密树,凉雨湿秋花。

题壁人何在,哦诗句未加。

一杯汤饼具,坐到日西斜。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麻]韵

题润州多景楼

金山焦山相对起,挹尽东流大江水。

一楼坐断水中央,收拾淮南数千里。

西风把酒闲来游,木叶渐脱人间秋。

烟尘茫茫路渺渺,神京不见双泪流。

君不见王勃才名今盖世,当时未遇庸人尔。

琴书落魄豫章城,滕王阁中悲帝子。

又不见李白才思真天然,时人未省为谪仙。

一朝放浪金陵去,凤凰台上望长安。

我今四海行将遍,东历苏杭西汉沔。

第一江山最上头,天下无人独登览。

楼高思远愁绪多,楼乎楼乎奈汝何。

安得李白与王勃,名与此楼长突兀。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