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一犁春雨图后

阿耘无田食破砚,奉亲日籴供朝饭。

有田正恐拙把犁,何得更为图画看。

汝父名汝汝当知,有田无田未可期。

有田不耕汝懒病,无田画田真画饼。

画田之外乃画牛,捕捉风影何时休。

头上安头入诗轴,全家不应犹食粥。

形式: 古风

翻译

阿耘没有田地,只能靠破砚维持生计,每天买米准备早饭孝敬父母。
如果有田,我怕自己笨拙无法驾驭犁,哪还能有闲暇去欣赏画作。
你应该知道,你的名字源于父亲,有田或无田都不可强求。
有田不耕是你懒惰的表现,无田却画田,就像画饼充饥。
你画田的同时还要画牛,追逐风影的描绘何时能停止。
你的头上再添一层寓意,全家人不应只靠诗中的想象度日,连粥都吃不上。

注释

阿耘:人名。
砚:写字工具。
籴:买米。
拙把犁:不擅长使用农具。
图画:指闲暇时光。
汝父:你的父亲。
期:期待,指望。
懒病:懒惰成性。
画饼:空想,徒劳。
捕捉风影:比喻无休止的描绘。
休:停止。
诗轴:诗卷。
应:应该。
食粥:吃粥。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农民在春雨中耕作的艰辛情景。诗人通过对日常生活场景的刻画,表达了对劳动和自食其力的尊重,以及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阿耘无田食破砚"一句,形象地展示了农民在没有土地的情况下,只能以卖画为生,但连最基本的生活物资都难以为继。"奉亲日籴供朝饭"则表现了诗人对家庭责任的重视。

接下来的两句"有田正恐拙把犁,何得更为图画看"表明即使有了土地,也担心自己的耕作技艺不精湛,还如何有余力去绘制图画。这里反映出农民对劳动的敬畏之心,以及艺术创作与现实生活之间的矛盾。

"汝父名汝汝当知,有田无田未可期"则是在告诫子孙,了解自己是否有能力耕种土地,并且即使有了土地,也不能保证一生都能如愿以偿。这里流露出诗人对未来不确定性的忧虑。

以下几句"有田不耕汝懒病,无田画田真画饼"进一步强调了劳动的重要性。不耕种土地就是懒惰,而没有土地就只能画出田地来,甚至连画中的田都像是在画圆饼。这里既讽刺了一些不愿意辛勤劳作的人,也映射出了诗人对现实生活的无奈。

"画田之外乃画牛,捕捉风影何时休"则是说即使在绘画中也要努力捕捉到农耕生活的真实影像,这反映出诗人的艺术追求和对劳动尊重的态度。

最后两句"头上安头入诗轴,全家不应犹食粥"则是在说诗人希望自己的头脑清醒,能将这些思考和情感融入到诗中去,同时也希望全家能够摆脱贫困,不再只是吃粗糙的饭食。这既是对美好生活的一种向往,也是对智慧和艺术创作的一种渴望。

整首诗通过对农耕生活、土地与劳动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理想与现实之间矛盾的心路历程,同时也反映出其对勤勉自食、尊重劳动和艺术创作的深厚情感。

收录诗词(449)

刘过(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长于庐陵(今江西吉安),去世于江苏昆山,今其墓尚在。四次应举不中,流落江湖间,布衣终身。曾为陆游、辛弃疾所赏,亦与陈亮、岳珂友善。词风与辛弃疾相近,抒发抗金抱负狂逸俊致,与刘克庄、刘辰翁享有“辛派三刘”之誉,又与刘仙伦合称为“庐陵二布衣”。有《龙洲集》、《龙洲词》

  • 字:改之
  • 号:龙洲道人
  • 籍贯:吉州太和(今江西泰和县)
  • 生卒年:1154~1206

相关古诗词

题古山庵

薄醉来游此,西风吹帽纱。

倦鸦丛密树,凉雨湿秋花。

题壁人何在,哦诗句未加。

一杯汤饼具,坐到日西斜。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麻]韵

题润州多景楼

金山焦山相对起,挹尽东流大江水。

一楼坐断水中央,收拾淮南数千里。

西风把酒闲来游,木叶渐脱人间秋。

烟尘茫茫路渺渺,神京不见双泪流。

君不见王勃才名今盖世,当时未遇庸人尔。

琴书落魄豫章城,滕王阁中悲帝子。

又不见李白才思真天然,时人未省为谪仙。

一朝放浪金陵去,凤凰台上望长安。

我今四海行将遍,东历苏杭西汉沔。

第一江山最上头,天下无人独登览。

楼高思远愁绪多,楼乎楼乎奈汝何。

安得李白与王勃,名与此楼长突兀。

形式: 古风

题高远亭

戍古城荒地势雄,一亭分半庾楼东。

庐山面目今真识,江汉朝宗此会同。

司马宅荒惟苦竹,元规尘远尚西风。

胡尘只隔淮河在,谁为长驱一扫空。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东]韵

赠乡人周从龙谈命

庐陵儒万人,颇亦出青紫。

老子三不归,未省乡里士。

暮年罕交游,仅识子周子。

风流属当行,岂止谈天尔。

夜从青楼饮,一醉几欲死。

形式: 古风 押[纸]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