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阮步兵祠二首(其二)

幽怀八十首,郁郁寄蓬池。

屋壁留南巷,乡人奉种祠。

乘驴非宦巧,逃虱厌流卑。

三沃椒浆酹,谁论饮过差。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支]韵

翻译

八十首深藏的心情,郁郁寡欢地寄托在荒僻的池边。
墙壁上还残留着南巷的记忆,乡亲们供奉着种植神明的祠堂。
骑驴并非为官的机巧,只是逃离卑微的生活方式。
三次用椒浆祭奠,谁还会在乎饮酒的多少呢。

注释

幽怀:深藏的心情。
蓬池:荒僻的池塘。
屋壁:墙壁。
南巷:故乡的小巷。
种祠:种植神明的祠堂。
乘驴:骑驴。
宦巧:做官的手段。
逃虱:逃避卑微生活。
沃椒浆:用椒浆祭奠。
酹:祭奠。
饮过差:饮酒的多少。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文学家宋祁的作品,名为《题阮步兵祠二首(其二)》。从内容来看,这是一首表达怀念与乡愁之情的诗歌。

"幽怀八十首,郁郁寄蓬池。" 这两句描绘了诗人心中深藏着对故土的思念,"八十首"可能指的是八十篇诗,或是象征性的数字,表达思念之浓厚;"郁郁寄蓬池"则形容这种思念像蓬草一般生长在水塘中,不可抑制。

"屋壁留南巷,乡人奉种祠。" 这两句描写了故乡的景象和乡人的生活状态,"屋壁留南巷"指的是房子旁边保留着往昔的小路;"乡人奉种祠"则是说乡亲们依旧保持着对土地的崇拜与祭祀。

"乘驴非宦巧,逃虱厌流卑。" 这两句诗人表达了自己不愿意过多参与世俗功名利禄的生活,宁愿选择一种更为平和、自在的人生态度,"乘驴"与"非宦巧"暗示了一种超脱世俗的生活追求;而"逃虱厌流卑"则是对那种低贱生活的不满和拒绝。

"三沃椒浆酹,谁论饮过差。" 最后两句诗人通过饮酒来抒发自己的感慨,"三沃椒浆酹"形容了酒的香醇与甘美;而"谁论饮过差"则表达了一种超然物外,不在乎他人的评说,只愿意沉醉于自己的小确幸之中。

总体来看,这首诗是宋祁在异乡对故土的深切怀念,以及对于自己人生选择的一种自我安慰。

收录诗词(1582)

宋祁(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后徙居开封雍丘(今河南杞县)。天圣二年进士,官翰林学士、史馆修撰。与欧阳修等合修《新唐书》,书成,进工部尚书,拜翰林学士承旨。卒谥景文,与兄宋庠并有文名,时称“二宋”。诗词语言工丽,因《玉楼春》词中有“红杏枝头春意闹”句,世称“红杏尚书”

  • 字:子京
  • 籍贯:安州安陆(今湖北安陆)
  • 生卒年:998~1061

相关古诗词

题阮步兵祠二首(其一)

济世非无策,迷邦讵可求。

昏酣酒垆卧,萧散竹林游。

俗眼嗟人废,穷途逐涕流。

何公真礼法,宁免疾如雠。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尤]韵

题罗江翠望亭兼简西游君子

暂解征鞍息使邮,孤亭望断更夷犹。

山从剑北呈天险,树遍巴西送客愁。

拂衽风和循幌入,濯缨江好近人流。

凭君且作刚肠忆,怀远思归易白头。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题涟水军豹隐堂

当年斋榻豫章才,自领骖驔五马回。

庭下书筠多旧刻,檐间贺燕是重来。

吟池墨久将成溜,坐石星残欲遍苔。

郡阁从今传盛事,更留寒雾记岩隈。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灰]韵

题著作魏仲先隐墅

隐路高高入翠微,人亡宅在有馀悲。

自圆溪月知吟处,不散岩云忆卧时。

素壁尘昏三纪貌,白杨风老几寻枝。

草堂故集篇篇好,要与商翁续紫芝。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