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阮步兵祠二首(其一)

济世非无策,迷邦讵可求。

昏酣酒垆卧,萧散竹林游。

俗眼嗟人废,穷途逐涕流。

何公真礼法,宁免疾如雠。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尤]韵

翻译

拯救世界并非没有策略,迷失的国家又怎能轻易找到出路。
沉迷于酒馆沉睡,闲适地在竹林漫步。
世俗的眼光叹息人们被废弃,困厄中只能任泪水横流。
何公真是遵循礼仪法度的人,但又怎能避免像仇敌一样遭受疾苦。

注释

济世:拯救世界。
非无策:并非没有策略。
迷邦:迷失的国家。
讵可求:怎能轻易找到。
昏酣:沉迷。
酒垆:酒馆。
萧散:闲适。
竹林游:竹林漫步。
俗眼:世俗的眼光。
嗟:叹息。
人废:人们被废弃。
穷途:困厄。
逐涕流:任泪水横流。
何公:何公(指某位遵循礼法的人)。
真礼法:真正遵循礼仪法度。
宁:怎能。
疾如雠:像仇敌一样遭受疾苦。

鉴赏

这是一首表达诗人忧国忧民之情的作品。开篇“济世非无策,迷邦让可求”两句,表现了诗人对于国家和社会问题有思考,有解决方案,但却感到困惑和无奈,找不到出路。“昏酣酒垆卧,萧散竹林游”则是诗人在现实不能实现理想时,选择的逃避方式,用饮酒和漫步来暂时忘记烦恼。下两句“俗眼嗟人废,穷途逐涕流”描绘了社会上的世态炎凉,对失意人的同情与怜悯,同时也透露出诗人内心的苦痛和无奈。

最后,“何公真礼法,宁免疾如雠”则是对古代圣贤之道的怀念,以及希望能够像他们那样坚守道德,不受外界干扰,以保持内心的平静。整首诗通过对比现实与理想,表现了诗人对于国家和民族命运的关切以及个人修养的追求。

鉴赏上,这首诗语言质朴,意境深远,情感真挚,是一篇集思索、忧虑、逃避与向往于一体的作品。

收录诗词(1582)

宋祁(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后徙居开封雍丘(今河南杞县)。天圣二年进士,官翰林学士、史馆修撰。与欧阳修等合修《新唐书》,书成,进工部尚书,拜翰林学士承旨。卒谥景文,与兄宋庠并有文名,时称“二宋”。诗词语言工丽,因《玉楼春》词中有“红杏枝头春意闹”句,世称“红杏尚书”

  • 字:子京
  • 籍贯:安州安陆(今湖北安陆)
  • 生卒年:998~1061

相关古诗词

题罗江翠望亭兼简西游君子

暂解征鞍息使邮,孤亭望断更夷犹。

山从剑北呈天险,树遍巴西送客愁。

拂衽风和循幌入,濯缨江好近人流。

凭君且作刚肠忆,怀远思归易白头。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题涟水军豹隐堂

当年斋榻豫章才,自领骖驔五马回。

庭下书筠多旧刻,檐间贺燕是重来。

吟池墨久将成溜,坐石星残欲遍苔。

郡阁从今传盛事,更留寒雾记岩隈。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灰]韵

题著作魏仲先隐墅

隐路高高入翠微,人亡宅在有馀悲。

自圆溪月知吟处,不散岩云忆卧时。

素壁尘昏三纪貌,白杨风老几寻枝。

草堂故集篇篇好,要与商翁续紫芝。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

题景陵乾明院湖亭

东眺湖波十里平,竹椽疏舍瞰澄瀛。

山花暗落谈经地,水鸟时闻念佛声。

荠树绕天春色晚,綵云垂地夕凉生。

后车官冷曾过此,祗得幽人笑缚缨。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