癸酉冬赴部除夜宿信州客舍

隔屋青灯一点明,卧听檐雨落三更。

无因作得还乡梦,门外儿童爆竹声。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庚]韵

翻译

隔着房屋只有一盏青灯照亮,我躺在床上聆听屋檐上夜雨滴落的声音直到三更天。
我无法入睡,做不了回家的美梦,因为门外传来了孩子们放鞭炮的声音。

注释

隔屋:在房屋之外。
青灯:油灯,发出青色微光的灯。
一点明:微弱的照明。
卧听:躺着听。
檐雨:屋檐上的雨水。
三更:深夜,子时后的一个时辰。
无因:没有机会,无法。
作得:做成。
还乡梦:回家的梦。
门外:房子外面。
儿童:小孩子。
爆竹声:鞭炮的声音。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静谧而又有些许孤独的夜晚情景。诗人在远离家乡的地方,于寒冷的冬夜,在客舍中听着檐间雨声,感到一种凄清之感。"隔屋青灯一点明",这盏青色的灯光,透过薄纸似的窗户,显得格外明亮,它象征着诗人心中的那份温暖和希望,同时也映衬出周围的寂静与孤独。

"卧听檐雨落三更",夜深了,诗人躺在床上,只能听着窗外细碎的雨声,这种声音仿佛能够带走心中的烦恼,但同时也增添了一丝难以名状的情愫。这里的"三更"指的是夜晚最深沉的时候,大约相当于现在的凌晨三点到五点之间,正是人静心更静的时候。

"无因作得还乡梦",诗人在这宁静而又有些许凄凉的夜里,没有特别的原因,就不由自主地做起了回家的梦。这梦,不仅体现了诗人的思乡之情,也反映出他内心对于归属和温暖的渴望。

"门外儿童爆竹声",在这样的夜晚,即便是孩子们放鞭炮的声音也能打破这份宁静。这种声音,在现代读者看来可能只是孩童的欢乐,但在古代,它有着更深远的寓意,象征着新年的到来和希望的重生。

整首诗通过对夜晚情景的细腻描绘,表达了诗人对于家乡的无限思念以及在异地漂泊时那种孤独感。同时,这些细节也让读者仿佛置身于那静谧的冬夜之中,感受着那种超越时间的孤寂与温暖。

收录诗词(44)

方翥(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送虞仲房监仓归临安

宿命须同一洞天,相逢孰处故依然。

不知堕落青衫底,何日尘泥是了缘。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先]韵

病起

淡荡光风寻户牖,迷濛宿雾净园林。

春深燕子来无数,雨后桃花落不禁。

形式: 七言绝句 押[侵]韵

离武林

大江东接海漫漫,海气江风吹雨寒。

才出国门三十里,便成回首望长安。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寒]韵

读老子

且柅流沙青犊车,葱葱佳气满城闾。

白头不解家人语,狂学司空城旦书。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鱼]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