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偈(其四十九)

心如即是坐,境如即是禅。

如如都不动,大道无中边。

若能如是达,所谓火中莲。

形式: 偈颂 押[先]韵

鉴赏

这首诗偈出自唐代诗人庞蕴之手,体现了禅宗的修行思想。开篇“心如即是坐,境如即是禅”,表达了一种内心的宁静与对外界的观照态度,心灵如同坐在禅定中一般平和,而面对周遭环境时,也能保持一种禅悦自得的状态。这两句强调了心境的统一,即通过禅坐来达到心与境界的融合。

“如如都不动,大道无中边”进一步阐释了这种修行态度中的不动心和对宇宙大道的体认。“如如”意味着一切都在变化之中,而“不动”则是内心的稳定与清净。大道,即宇宙运行的根本规律,是无始无终、无边无际的,强调了禅宗中“本来无一物”的思想。

最后,“若能如是达,所谓火中莲”则是对修行者的期许。能够达到上述境界,即使置身于纷扰、困苦之中,也能如同莲花在火中不熄,保持自己的清净和美好。这一比喻源自佛教经典中的“火中莲花”,象征着在逆境中仍能保持纯洁与美丽的精神状态。

整体来看,这首诗偈通过简练的语言传达了禅宗修行中的核心理念:内心的宁静、对宇宙的敬畏,以及在尘世中的清净自持。

收录诗词(204)

庞蕴(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诗偈(其五十)

护身须是杀,杀尽始安居。

会得个中意,铁船水上浮。

形式: 偈颂

诗偈(其五十一)

八十随形好,相有三十二。

四谛及三乘,同一无生智。

名为一合相,非是人同类。

凡夫共佛同,一体无有异。

若论心与境,悬隔不相似。

凡夫惟妄想,攀缘遍天地。

常怀三毒心,损他将自利。

佛心常慈悲,善恶无有二。

蠢动诸众生,心同一子地。

六识空无生,六尘将布施。

意根成妙觉,七识平等智。

形式: 偈颂 押[寘]韵

诗偈(其五十二)

穷厮煎,饿厮吵,父子不同途,大家相脱卯。

万顷湘江洗不清,无生曲调何时了。

形式: 偈颂

诗偈(其五十三)

富儿空毛行,贫儿把他物。

被物牵入廛,买卖不得出。

觉暮便归舍,黄昏黑漆漆。

所求不称意,合家加啾唧。

自无般若性,乏欠波罗蜜。

把绳入草里,自系百年毕。

实是可怜许,冥冥不见日。

富儿虽空手,家中甚富溢。

自有无尽藏,不假外缘物。

周流用不穷,要者从理出。

形式: 偈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