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红儿诗(其三十四)

浸草漂花绕槛香,最怜穿度乐营墙。

殷勤留滞缘何事,曾照红儿一面妆。

形式: 古风 押[阳]韵

翻译

草丛中浸润着花香,香气缭绕在栏杆周围,
特别喜爱那穿过军营墙的景象,

注释

浸草:湿润的草地。
漂花:随风飘动的花朵。
绕槛香:围绕栏杆的香气。
乐营墙:军营的围墙。
殷勤:热情而周到。
留滞:停留。
缘何事:因为什么原因。
红儿:女子的名字,可能象征着美丽或爱情。
一面妆:短暂的照耀,可能指女子的美貌。

鉴赏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罗虬的作品,名为《比红儿诗(其三十四)》。从诗中可以感受到浓郁的情感和细腻的描绘。

"浸草漂花绕槛香" 这一句以生动的意象展现了一个春日景色,水边的青草随着波浪轻轻摇曳,花瓣随之飘散,伴随着檐下散发出的清香。这里的“浸草”指的是草被水浸湿,而“漂花”则是花瓣在水面上飘浮,这些意象共同构建了一个生机勃勃又不失温馨的场景。

"最怜穿度乐营墙" 这一句中的“最怜”表达了诗人对某种情感或物事的深切同情。这里的“穿度”可能指的是花瓣或者是细小之物穿过围墙,而“乐营墙”则暗示了一种欢愉、和谐的氛围。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珍视,以及对于隔绝或限制的情感体验。

"殷勤留滞缘何事,曾照红儿一面妆" 这两句则更深入地探讨了情感的复杂性。诗中的“殷勤留滞”表达了一种不舍和牵挂,而“缘何事”则是对这种感觉的追问,是在询问这份感情的来源或原因。而接下来的“曾照红儿一面妆”则似乎是在回忆过去,诗人可能曾经用心地观赏过某个人的容颜(这里的“红儿”有美丽的意思),就像打扮一个面庞一样。这个意象既描绘了诗人对美貌的欣赏,也暗示了一种深刻的情感投入。

总体来说,这首诗通过精细的自然观察和内心情感的表达,展现了诗人对于美好事物的珍视,以及对某种特定情感的追寻和回忆。

收录诗词(103)

罗虬(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比红儿诗(其三十五)

雕阴旧俗骋婵娟,有个红儿赛洛川。

常笑世人语虚诞,今朝自见火中莲。

形式: 古风 押[先]韵

比红儿诗(其三十六)

渡口诸侬乐未休,竟陵西望路悠悠。

石城有个红儿貌,两桨无因迎莫愁。

形式: 古风 押[尤]韵

比红儿诗(其三十七)

谁向深山识大仙,劝人山上引春泉。

定知不及红儿貌,枉却工夫溉玉田。

形式: 古风 押[先]韵

比红儿诗(其三十八)

倾国倾城总绝伦,红儿花下认真身。

十年东北看燕赵,眼冷何曾见一人。

形式: 古风 押[真]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