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红儿诗(其三十五)

雕阴旧俗骋婵娟,有个红儿赛洛川。

常笑世人语虚诞,今朝自见火中莲。

形式: 古风 押[先]韵

翻译

雕阴地区古老的习俗中,美丽的女子如月般皎洁,有个名叫红儿的女子如同洛川的绝色。
她常常嘲笑世人的言语空洞不实,今天亲眼见证了如同火中莲花般的奇迹。

注释

雕阴:古代地名,可能指某个地区。
旧俗:古代流传下来的风俗。
婵娟:形容女子容貌美好,如明月般明亮。
红儿:人名,可能是诗中的女主角。
洛川:古代地名,以美女著称。
常笑:经常嘲笑。
世人:指普通人。
虚诞:虚假不实。
今朝:今日,此刻。
火中莲:比喻在困难或危险中显现的非凡事物。

鉴赏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罗虬的作品,名为《比红儿诗》(其三十五)。从诗中可以看出,罗虬通过对比来表达自己内心的情感和对外界的看法。

“雕阴旧俗骋婵娟”一句,以花喻人,形容美好而不失其本色。这里的“红儿”指的是梅花,它在严寒中依然绽放,象征着坚贞和高洁。

“有个红儿赛洛川”则是说这梅花之美,不仅在于外表,更胜过了常人。罗虬借此赞颂自己心中的理想人物或精神境界。

“常笑世人语虚诞”表现出诗人对世间假象的不屑和嘲讽,认为很多人的言谈都缺乏真诚。

“今朝自见火中莲”这句则是借用了佛家“火中莲花”的比喻,意味着在困境或纷扰之中依然保持纯洁和美好。诗人通过这句话表达了自己在逆境中仍能保持本色、不改初心的坚定信念。

整首诗体现了罗虬对人格高尚者的赞扬,以及他个人对于真诚与坚守自我理想的执着追求。

收录诗词(103)

罗虬(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比红儿诗(其三十六)

渡口诸侬乐未休,竟陵西望路悠悠。

石城有个红儿貌,两桨无因迎莫愁。

形式: 古风 押[尤]韵

比红儿诗(其三十七)

谁向深山识大仙,劝人山上引春泉。

定知不及红儿貌,枉却工夫溉玉田。

形式: 古风 押[先]韵

比红儿诗(其三十八)

倾国倾城总绝伦,红儿花下认真身。

十年东北看燕赵,眼冷何曾见一人。

形式: 古风 押[真]韵

比红儿诗(其三十九)

今时自是不谙知,前代由来岂见遗。

一笑阳城人便惑,何堪教见杜红儿。

形式: 古风 押[支]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