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村晓思

开门省禾黍,邻翁水头住。

今朝南涧波,昨夜西川雨。

牧童披短蓑,腰笛期烟渚。

不问水边人,骑牛傍山去。

形式: 古风

翻译

打开门查看庄稼,邻居老翁住在溪水旁。
今天南边山涧的波浪,来自昨晚西川的降雨。
牧童穿着短蓑衣,在烟雾缭绕的小洲上吹着笛子。
他不向水边的人打听什么,只是骑着牛沿着山边离开了。

注释

开门:打开门。
省:查看。
禾黍:泛指庄稼。
邻翁:邻居的老翁。
水头住:住在靠近水的地方。
今朝:今天。
南涧波:南边山涧的波浪。
昨夜:昨晚。
西川雨:西川下的雨。
牧童:放牛的孩子。
披:穿着。
短蓑:简短的蓑衣,一种雨具。
腰笛:挂在腰间的笛子。
期烟渚:在有烟雾的小沙洲上等待或停留。
不问:不向...打听。
水边人:在水边的人。
骑牛:骑在牛背上。
傍山去:沿着山边走开。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的山村早晨景象。"开门省禾黍,邻翁水头住"表明诗人在清晨打开家门,看见田野里的庄稼已经成熟,而邻居则住在河边,这里构建了一个典型的农村生活场景。

"今朝南涧波,昨夜西川雨"这两句通过对比,表达了山区地形导致的局部气候变化,今天清晨,南边的小溪已经泛滥成波,而这说明昨晚西边的山谷应该下过雨。这种细腻的情景描写展现了诗人对于自然环境的敏锐观察。

"牧童披短蓑,腰笛期烟渚"则转而描绘一个牧童在早晨穿着简易的蓑衣,腰间挂着用来驱赶牛群的小笛子。在这宁静的山村之中,即使是小牧童,也成为了景色的一部分。而"期烟渚"更增添了一丝诗意,渚水即溪谷中的清澈小溪,这里的烟雾或许只是想象中的景致,但却深化了画面的意境。

最后两句"不问水边人,骑牛傍山去"表达了诗人对周围环境的淡然态度,他没有过多询问河边的人,只是骑着牛缓缓地向山区走去。这也许反映了诗人内心的一种逃离和寻求自我空间的心境。

整首诗通过静谧的乡村生活画面,表达了一种超脱世俗、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情怀。

收录诗词(42)

于濆(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自号逸诗,晚唐诗人,里居及生卒年均不详。咸通二年(681年)举进士及第,仕终泗州判官。濆患当时诗人拘束声律而入轻浮,故作古风三十篇,以矫弊俗,自号逸诗,有《诗集》、《新唐书艺文志》传于世

  • 字:子漪
  • 生卒年:约876年前后

相关古诗词

马嵬驿

常经马嵬驿,见说坡前客。

一从屠贵妃,生女愁倾国。

是日芙蓉花,不如秋草色。

当时嫁匹夫,不妨得头白。

形式: 古风

长城

秦皇岂无德,蒙氏非不武。

岂将版筑功,万里遮胡虏。

团沙世所难,作垒明知苦。

死者倍堪伤,僵尸犹抱杵。

十年居上郡,四海谁为主。

纵使骨为尘,冤名不入土。

形式: 古风

古征战

高峰凌青冥,深穴万丈坑。

皇天自山谷,焉得人心平。

齐鲁足兵甲,燕赵多娉婷。

仍闻丽水中,日日黄金生。

苟非夷齐心,岂得无战争。

形式: 古风

古宴曲

雉扇合蓬莱,朝车回紫陌。

重门集嘶马,言宴金张宅。

燕娥奉卮酒,低鬟若无力。

十户手胼胝,凤凰钗一只。

高楼齐下视,日照罗衣色。

笑指负薪人,不信生中国。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