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门送吴允兆还吴兴

燕山三月杨柳新,别酒一杯送故人。

故人仗剑意慷慨,仰天大笑辞平津。

我唱骊驹君驻马,送君半是穷交者。

暮角凄凉起驿楼,春云惨淡生原野。

酒阑歌罢马频嘶,千里征途望霅溪。

独有王孙归未得,天涯空叹草萋萋。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在燕山三月的春日里,一位朋友即将离开,诗人以一杯离别的酒为他送行的情景。诗中充满了离愁别绪与对友情的珍视。

首句“燕山三月杨柳新”,点明了送别的时节与地点,春意盎然的景象预示着新的开始,同时也暗示了离别的伤感。接着,“别酒一杯送故人”直接表达了送别的主题,一杯酒承载了深厚的情感,预示着两人将暂时分离。

“故人仗剑意慷慨,仰天大笑辞平津”两句,通过描述友人的动作和表情,展现了他离开时的豪迈与决绝,既有壮志未酬的感慨,也有对未来的坚定信念。

“我唱骊驹君驻马,送君半是穷交者”则进一步深化了情感,诗人亲自唱起了骊驹之歌,希望友人能稍作停留,但最终还是目送他远去。这里的“穷交者”指的是那些在困境中相互扶持的朋友,强调了友情的珍贵。

“暮角凄凉起驿楼,春云惨淡生原野”描绘了送别后的情景,夕阳下的驿站楼显得格外凄凉,春云低垂,原野一片黯淡,营造出一种沉重而哀伤的氛围。

“酒阑歌罢马频嘶,千里征途望霅溪”写出了送别后的场景,酒尽歌歇,马儿不时发出嘶鸣,似乎也在表达不舍之情。诗人遥望远方的霅溪,寄托了对友人的思念与祝福。

最后,“独有王孙归未得,天涯空叹草萋萋”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无奈,虽然友人已经离去,但诗人仍在远方的天涯默默思念,感叹着时光的流逝与草木的茂盛,象征着对友人记忆的永恒。

整首诗情感丰富,通过细腻的描写和生动的场景构建,展现了送别时的复杂心情,以及对友情的深刻感悟。

收录诗词(1649)

徐熥(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出都门答别邓汝高员外

十年三上长安道,阙下献书俱不报。

拂袖还山别故人,风尘满目伤怀抱。

长安裘马多轻肥,先达何人怜布衣。

惟君慷慨念贫贱,交情如此今人稀。

凄凉旧事那堪数,半榻孤灯寒夜雨。

载酒曾同醉锦溪,看山犹记眠芳墅。

转盼光阴十载馀,怜余踪迹仍樵渔。

空文何以干明主,儒术由来生计疏。

余也今年三十几,依然落魄归田里。

白首何妨老故园,红尘从此辞燕市。

拔剑哀歌日易昏,垂杨未折已销魂。

人生离别足感叹,穷达悠悠何必论。

形式: 古风

途中感遇效同谷七歌(其一)

吾生本是疏狂客,几回落魄长安陌。

弃置应惭骨相屯,壮年自失干时策。

日驱羸马口微吟,仰天大笑乾坤窄。

呜呼一歌兮歌慨慷,燕山六月飞严霜。

形式: 古风

途中感遇效同谷七歌(其二)

归舟归舟黄河曲,挥汗如浆苦炎燠。

水浅舟胶不得行,逢人耻作穷途哭。

高堂慈母念子深,倚闾此际枯愁目。

呜呼二歌兮歌惨切,仗剑指天天为裂。

形式: 古风

途中感遇效同谷七歌(其三)

有弟有弟俱牛衣,家徒四壁常苦饥。

燕闽相去道路远,别来一载音书稀。

知汝日夜望我归,梦魂常绕天涯飞。

呜呼三歌兮歌已短,一领征衣泪痕满。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