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关

时来时去若循环,双阖平云谩锁山。

祗道地教秦设险,不知天与汉为关。

贪生莫作千年计,到了都成一梦闲。

争得便如岩下水,从他兴废自潺潺。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删]韵

翻译

时机来去如同循环往复,重重云门仿佛随意关合着山峦。
人们只说这里是秦朝设置的天然屏障,却不知上天也将它赐予汉朝作为雄关。
贪恋生存切莫长远谋划,到头来一切终归如梦般虚幻。
如何能像山岩下的流水一样,任凭世间兴衰自行潺潺流淌。

注释

时来时去:时机的来与去,比喻事物的更替变化。
双阖:指两扇关闭的门,这里形容云层密闭如门。
平云:平坦延伸的云层。
谩锁:随意地封锁,这里指云层遮蔽山川的样子。
祗道:只说,仅仅认为。
地教:自然地形促使。
秦设险:指秦朝利用此地的险峻地形设置防线。
天与汉为关:上天也将这个地方赐给汉朝作为关隘。
贪生:贪恋生命,追求生存。
千年计:长远的计划或打算。
一梦闲:最终都像一场空梦,变得无关紧要。
争得:怎能,如何能够。
岩下水:山岩下的流水。
从他:任凭,随意。
兴废:兴盛与衰败,指世事变迁。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超脱世俗、顺其自然的哲学态度。"时来时去若循环",表达了时间流转如同轮回,对于世事变迁持一种淡然之心。"双阖平云谩锁山"则形象地描绘了一处幽深静谧的自然景观,似乎将世间的喧嚣与纷争都隔绝在外。

接下来两句"祗道地教秦设险,不知天与汉为关"表明了诗人对历史变迁的一种看法。"祗道"意指古道,"地教"可能是指古代的规矩或制度,"秦设险"则指秦朝时期设置的边防。而最后一句"不知天与汉为关",诗人通过这句话表达了一种超越时空的境界,对于历史的变迁和政治的分野持一种不以为然的态度。

中间两句"贪生莫作千年计,到了都成一梦闲"则是对生命无常的一种感慨。人应该珍惜当下,不必过于执着于长远的计划,因为终究都会如同一场梦境般消逝。

最后两句"争得便如岩下水,从他兴废自潺潺"则是对自然规律的一种赞叹。诗人通过比喻,表达了对于顺应自然、顺其自然的态度。就像山下的流水,无论外界如何变迁,它都自在地流淌着,这是一种超脱尘世的自由与自在。

总体而言,这首诗展示了一位诗人的高远情怀和超然物外的情操,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绘,以及对生命、历史的一番感悟,展现了中国古典文学中常见的人生哲学。

收录诗词(302)

吴融(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唐代诗人。卒于唐昭宗天复三年(903),享年五十四岁。他生当晚唐后期,一个较前期更为混乱、矛盾、黑暗的时代,他死后三年,曾经盛极一时的大唐帝国也就走入历史了,因此,可以说是整个大唐帝国走向灭亡的见证者之一

  • 字:子华
  • 籍贯: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
  • 生卒年:850

相关古诗词

武牢关遇雨

泽春关路迥,暮雨细霏霏。

带雾昏河浪,和尘重客衣。

望中迷去骑,愁里乱斜晖。

惆怅家山远,溟濛湿翠微。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微]韵

金桥感事

太行和雪叠晴空,二月春郊尚朔风。

饮马早闻临渭北,射雕今欲过山东。

百年徒有伊川叹,五利宁无魏绛功。

日暮长亭正愁绝,哀笳一曲戍烟中。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东]韵

雨后闻思归乐二首(其一)

山禽连夜叫,兼雨未尝休。

尽道思归乐,应多离别愁。

我家方旅食,故国在沧洲。

闻此不能寐,青灯茆屋幽。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尤]韵

雨后闻思归乐二首(其二)

一夜鸟飞鸣,关关彻五更。

似因归路隔,长使别魂惊。

未省愁雨暗,就中伤月明。

须知越吟客,欹枕不胜情。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庚]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