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自昔恳确田,力疲鲜所获。
今兹受草莱,朝暮不遑适。
反覆已四三,根盘匪易辟。
筋骨岂尝爱,镃基未之惜。
嘉种无新机,莠势转充斥。
自分农家流,服勤乃长策。
水旱会有时,蝥贼数庸厄。
惟愿菑畬成,主伯蒙其益。
亦令继自今,动免怨疆场。
敢希乐郊人,岁取禾三百。
这首清代诗人引履祥的《感遇(其一)》描绘了农耕生活的艰辛与期望。诗中,诗人回忆过去辛勤劳作却收获甚微,如今接手贫瘠的土地,日以继夜地耕耘,但田间杂草丛生,难以清除。他明白勤劳是农家的根本策略,尽管筋疲力尽,仍坚持耕耘,期待丰收能带来福祉。诗人希望未来的田地能有所改善,自己不必再在田间遭受水旱之苦和蟊贼侵扰,只求每年能有稳定的收成,哪怕不多,如三百石谷物,也足以避免战场般的劳苦。诗人并不奢望成为田园诗中的快乐农夫,但求生活安稳,无怨无悔。整首诗表达了对农业生产的深深感慨和对丰收的朴素期盼。
不详
长途望不极,白日亟西驰。
敝车驾羸马,仆夫力已疲。
故人意款曲,执手语移时。
壶飧陈道左,复申以多仪。
多仪自古重,壶飧奚独私。
饥渴非不慰,所忧道逶迤。
暝色接衣袂,惘惘其安之。
终焉悔靡及,云何久踌躇。
鸿鹄举四海,雁鹜争稻粱。
岂不号同群,所愿非一方。
海内无争战,芳郊骋薄蹄。
何颜随朔产,昂首学长嘶。
岂有千里心,所戚惟穷老。
屡鞭腹自饥,蹢躅悲荒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