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闻道真空不著言,信心清净在拳拳。
只将此性光明遍,语默行藏岂离禅。
这首诗是宋代僧人释印肃所作的《行住坐卧三十二颂》中的第六首,名为“受持”。诗中表达的是佛教禅宗的理念,强调了禅修的核心在于内心的清净和对真空真理的理解,即超越言语表达的直接体验。"闻道真空不著言",意指领悟到的至高真理无需通过语言来描述,因为真正的实相是无法言说的。"信心清净在拳拳",表达了坚定的信心和纯净的心境,如同紧握拳头般执着而虔诚。
"只将此性光明遍",诗人强调要将内在的佛性(即真我或本性)的光明普照一切,无论是在言语还是沉默,行动还是隐退,都应保持这种禅定的状态。"语默行藏岂离禅",进一步说明禅修并非仅限于静坐冥想,而是渗透在日常生活中的每一个动作和行为之中。
总的来说,这首诗以简洁的语言揭示了禅宗修行的精髓,强调了禅定与日常生活实践的融合。
不详
(一一一五~一一六九),俗姓余。六岁从寿隆院贤和尚出家,年二十七落发,高宗绍兴十二年(一一四二),于袁州开元寺受戒。游湖湘,谒大沩牧庵忠公,有省。十三年,归寿隆。二十三年,主慈化寺。孝宗乾道二年(一一六六),始营梵宇。五年卒,年五十五。有《普庵印肃禅师语录》,收入《续藏经》。事见《语录》卷上《年谱》、《悟道因缘》、《塔铭》。印肃诗,辑自《普庵印肃禅师语录》,编为三卷
不亏扫地与煎茶,门户开关用法华。
云迹雨踪来不住,个中谁肯速还家。
护净烧汤不离坑,慈和三昧益群盲。
十方诸佛皆如是,岂效披毛业报生。
轰雷吼电警昏蒙,雨歇风清似脱空。
佛教众生弘大道,资家报国续宗风。
灵源车辙显来由,一粒穿时快疾收。
莫待庐陵高索价,临机下口卒难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