酸枣令刘熊碑诗(其三)

猗欤明哲。秉道之枢。养□之福。匪德之隅。

渊乎其长。涣乎成功。政暇民豫。新我□通。

用行则达。以诱我邦。赖兹刘父。用说其蒙。

泽零年丰。黔首歌颂。

形式: 四言诗

鉴赏

此段文字出自东汉蔡邕的《酸枣令刘熊碑诗》之三,是一首颂扬刘熊德政与治国才华的作品。开篇“猗欤明哲”表达了对刘熊高尚智慧的赞美,而“秉道之枢”则形象地比喻他如同掌握宇宙运行之关键,主导着国家大计。“养□之福”暗示刘熊施行仁政,惠及民生,“匪德之隅”则是指他的美德无处不在。接下来的“渊乎其长”、“涣乎成功”分别形容他治国如同深不可测的水流和滋润万物的甘霖,表现出刘熊政绩的辉煌与深远。

中间部分,“政暇民豫”描绘了在他的治理下,百姓安居乐业的美好景象。紧接着“新我□通”可能是指他开创性地推行某项政策或改革,使国家进入新的发展轨道。“用行则达”强调了刘熊施政的成功与有效,而“以诱我邦”则表明他的德政和智慧成为了国之瑰宝,教育后世。

最后,“赖兹刘父”呼应了古人尊称贤者为“父”的习惯,显示出对刘熊如同父亲般的敬爱。“用说其蒙”或许是指人们广泛传颂他的德政和治国之道。终篇“泽零年丰”、“黔首歌颂”则预示了在刘熊的领导下,国家昌盛、百姓安乐,四处洋溢着幸福与和谐,人民甚至要通过歌唱来颂扬他的功绩。

整体而言,这段文字以诗意语言赞美了刘熊的政治智慧、德政和治国才能,以及他带来的社会繁荣与百姓福祉。

收录诗词(11)

蔡邕(汉)

成就

不详

经历

东汉文学家、书法家。权臣董卓当政时拜左中郎将,故后人也称他“蔡中郎”。后汉三国时期著名才女·蔡琰(蔡文姬)之父

  • 字:伯喈
  • 籍贯:陈留圉(今河南省开封市陈留镇)
  • 生卒年:公元133年-公元192年

相关古诗词

酸枣令刘熊碑诗(其一)

清和穆铄。宋惟乾川。惟狱降灵。笃生我君。

服骨睿圣。允钟厥醇。诞生歧嶷。言协典坟。

懿德震耀。孝行通神。动履规绳。文彰彪缤。

成是正服。以道德民。

形式: 四言诗

孙皓初童谣

宁饮建业水,不食武昌鱼。

宁还建业死,不止武昌居。

形式: 古风 押[鱼]韵

绵州巴歌

豆子山,打瓦鼓。扬平山,撒白雨。下白雨,取龙女。

织得绢,二丈五。一半属罗江,一半属玄武。

形式: 古风

游石门诗

超兴非有本,理感兴自生。

忽闻石门游,奇唱发幽情。

褰裳思云驾,望崖想曾城。

驰步乘长岩,不觉质自轻。

矫首登灵阙,眇若凌太清。

端坐运虚轮,转彼玄中经。

神仙同物化,未若两俱冥。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