酸枣令刘熊碑诗(其一)

清和穆铄。宋惟乾川。惟狱降灵。笃生我君。

服骨睿圣。允钟厥醇。诞生歧嶷。言协典坟。

懿德震耀。孝行通神。动履规绳。文彰彪缤。

成是正服。以道德民。

形式: 四言诗

鉴赏

这首诗歌颂的是君主的美德和圣明。开篇“清和穆铄”四字描绘出一种高贵而又平和的气质,接着“宋惟乾川”则表达了君主如同乾坤之父,包容万物的宽广胸怀。“惟狱降灵”一句虽短,却透露出君主对百姓的关爱与神明的洞察力。至于“我君”二字,则是直接称呼君主,表明诗人对其敬仰之情。

“服骨睿圣”则形容君主的德性已经渗入民众的骨髓,如同圣贤般的威仪与智慧。“允钟厥醇”一句中,“允钟”象征着和谐而美好的声音,而“厥醇”则指的是美好的事物或品德,这里应是形容君主之德如同美酒一般令人陶醉。

接下来的“诞生歧嶷”一句,或许在描绘君主的出生如山川之间的奇峰怪岭,意味着非凡与众不同。至于“言协典坟”,这里所说的“言协”应是指君主的话语与古代圣人之道相合,“典坟”则可能在强调君主之德如同先贤遗教一样值得尊崇。

“懿德震耀”一句中,“懿德”即美好的德行,而“震耀”则形容这一美德的影响力广泛而显著,犹如雷鸣般让人敬畏。紧接着的“孝行通神”,则是表达君主之孝能够通达于天地之间,与神明相通。

最后,“动履规绳”可能在形容君主的一举一动都有法度可循,符合礼仪规范;而“文彰彪缤”则形容君主的文化修养和道德文章,如同华美的服饰装点得光彩夺目。至于“成是正服”,这里或许在强调君主以德为本,成就了正确的典范。

整首诗通过对君主德行的不断赞颂,展现了一幅理想化的君臣关系和社会秩序图景。

收录诗词(11)

蔡邕(汉)

成就

不详

经历

东汉文学家、书法家。权臣董卓当政时拜左中郎将,故后人也称他“蔡中郎”。后汉三国时期著名才女·蔡琰(蔡文姬)之父

  • 字:伯喈
  • 籍贯:陈留圉(今河南省开封市陈留镇)
  • 生卒年:公元133年-公元192年

相关古诗词

孙皓初童谣

宁饮建业水,不食武昌鱼。

宁还建业死,不止武昌居。

形式: 古风 押[鱼]韵

绵州巴歌

豆子山,打瓦鼓。扬平山,撒白雨。下白雨,取龙女。

织得绢,二丈五。一半属罗江,一半属玄武。

形式: 古风

游石门诗

超兴非有本,理感兴自生。

忽闻石门游,奇唱发幽情。

褰裳思云驾,望崖想曾城。

驰步乘长岩,不觉质自轻。

矫首登灵阙,眇若凌太清。

端坐运虚轮,转彼玄中经。

神仙同物化,未若两俱冥。

形式: 古风

庐山东林杂诗

崇岩吐清气,幽岫栖神迹。

希声奏群籁,响出山溜滴。

有客独冥游,径然忘所适。

挥手抚云门,灵关安足辟。

流心叩玄扃,感至理弗隔。

孰是腾九霄,不奋冲天翮。

妙同趣自均,一悟超三益。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