泛湖次韵

尘里光阴梦里残,西湖莫厌白时看。

落花飞絮将春去,断雨零云入暮寒。

白发催人愁远道,青山笑我恋微官。

浮生要足何缘足,枝上鹪鹩尽自安。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寒]韵

翻译

尘世里的时光如同梦境般破碎,西湖美景不要等到白天过去才欣赏。
落花和飞舞的柳絮象征着春天的离去,傍晚的细雨和乌云带来了阵阵凉意。
白发催促着远行的人,感叹岁月匆匆,青山却嘲笑我仍眷恋小小的官职。
人生短暂,何求满足?鹪鹩鸟在树枝上安居,已感到心满意足。

注释

尘里:世俗生活中。
光阴:时间。
梦里残:如梦般破碎。
西湖:杭州西湖。
莫厌:不要厌倦。
白时:白天。
落花:凋谢的花朵。
飞絮:飘飞的柳絮。
将春去:带走春天。
断雨零云:断断续续的雨和乌云。
暮寒:傍晚的寒意。
白发:白发苍苍。
愁远道:为远方的忧虑。
青山:青翠的山峦。
笑我:嘲笑我。
微官:小官职。
浮生:短暂的人生。
何缘足:为何能足够。
鹪鹩:一种小型鸟类。
尽自安:完全满足。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吴潜的作品,名为《泛湖次韵》。从内容来看,这是一首抒发个人情感与反思的诗作。

"尘里光阴梦里残,西湖莫厌白时看。"

这一句表达了对过往美好时光的怀念,以及无论何时观赏西湖都不会感到厌倦。这里的“白时”指的是平常、平淡无奇的日子,而非特定节假。

"落花飞絮将春去,断雨零云入暮寒。"

这两句描绘了季节更迭和自然景象的变化,表达了对春天即将逝去的感慨,以及对时间流逝的无奈。

"白发催人愁远道,青山笑我恋微官。"

诗人通过“白发”这一生理现象,抒发了对岁月匆匆和生命有限的忧虑,同时也表达了自己对于追求功名利禄(微官)之事的淡然和自嘲。

"浮生要足何缘足,枝上鹪鹩尽自安。"

最后两句则是对人生短暂无常的感慨,以及对那些不知足、永远追求更多的人生的疑问,并以“枝上鹪鹩”自在无忧的状态来反衬人间的纷争和不安。

整首诗通过对景物的描写和个人情感的抒发,展现了诗人对于生命、时间、功名等议题的深刻思考。

收录诗词(514)

吴潜(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宁宗嘉定十年(1217)举进士第一,授承事郎,迁江东安抚留守。理宗淳祐十一年(1251)为参知政事,拜右丞相兼枢密使,封崇国公。次年罢相,开庆元年(1259)元兵南侵攻鄂州,被任为左丞相,封庆国公,后改许国公。被贾似道等人排挤,罢相,谪建昌军,徙潮州、循州。与姜夔、吴文英等交往,但词风却更近于辛弃疾。其词多抒发济时忧国的抱负与报国无门的悲愤。格调沉郁,感慨特深。著有《履斋遗集》,词集有《履斋诗余》

  • 号:履斋
  • 籍贯:宣州宁国(今属安徽)
  • 生卒年:1195—1262

相关古诗词

走马灯赓张枢副韵

半勺兰膏暖焰生,恍疑赤壁夜鏖兵。

骑乘猛燎奔驰疾,人运长鎗转战轻。

旗影静移云母帐,剑铓微掣水晶营。

何人幻此圆机妙,独向元宵策美名。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邳州

荒城十载路重经,暂舣扁舟坐驿亭。

春到梅花何处白,雪晴山色向人青。

惊心家远书难寄,迎面风寒酒易醒。

莫忆牵衣儿女态,晓猿夜鹤笑林扃。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青]韵

陆宣公祠

凛凛清规百世师,功名仅见奉天时。

忠谋任起奸邪忌,感泣宁无士卒思。

落日桑榆存旧迹,西风芦苇护荒祠。

忠宣流落何遗恨,留得良方与后医。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

和丁丞相

夷狄为阴中国阳,岂容羊犬更鸱张。

捷书一纸来从广,凯奏连旗至自扬。

尽瘁元臣食放箸,偷安老守寝凝香。

但怜此土非吾土,岁晚天寒忆故乡。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