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夜

漠漠同云遍海涯,晓风寒逼绿窗纱。

飞扬鳞甲三千界,妆点楼台百万家。

何处妙歌金帐酒,谁人清对玉梅花。

便应石鼎融冰水,乌帽笼头自煮茶。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麻]韵

翻译

漫天乌云笼罩海角天涯,清晨寒风吹透绿色窗帘。
龙鳞状的云彩在三千世界中翻飞,装点着百万户人家的楼阁亭台。
哪里有美妙的歌声伴随金帐中的美酒,又有谁能静静欣赏如玉的梅花。
就该用石鼎融化冰水,戴着乌帽的人独自煮一壶好茶。

注释

漠漠:形容乌云密布的样子。
晓风:清晨的风。
鳞甲:比喻云层的形状。
妆点:装饰点缀。
金帐:古代贵族或帝王的华丽帐篷。
玉梅花:形容梅花洁白如玉。
石鼎:古时煮水烹茶的器具。
乌帽:黑色的帽子,古人常用来指代隐士或文人。
笼头:这里指戴在头上保暖或遮阳。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静谧的雪夜场景,诗人通过精细的笔触展现了大自然和人间生活的宁静与美丽。

“漠漠同云遍海涯”,开篇即以广阔的视角,将雪覆盖的大地比作一片连绵的云海,给人以无垠的感觉。接下来的“晓风寒逼绿窗纱”则缩小了画面,从室内望出去,轻柔的晨风吹拂着窗前的绿色纱帘,营造出一份温馨。

第三句“飞扬鳞甲三千界”中的“鳞甲”,通常指的是雪花,这里用来形容雪花在空中飞舞,如同覆盖了三千里的疆界,表现了雪的广泛和深远。紧接着的“妆点楼台百万家”,则描绘了雪花轻轻落在高低不一的楼台上,每一个屋檐都被装饰得如同节日一般。

“何处妙歌金帐酒,谁人清对玉梅花”两句,诗人通过设问的方式,引出了一个温馨的宴饮场景。金帐内外的美妙歌声与玉梅花下的人间佳话,都被巧妙地留白,让读者充分发挥想象。

最后,“便应石鼎融冰水,乌帽笼头自煮茶”两句,则描绘了诗人在这静谧的雪夜中,不急不躁地用石鼎烹煮着冰清的泉水,独自品味一壶热气腾腾的茶水。这不仅是一种生活的情趣,更是心灵上的慰藉。

整首诗通过对雪夜景象的细腻描绘,以及对室内温馨生活的抒写,展现了诗人对于静谧与美好生活的向往和欣赏。

收录诗词(25)

吕定(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由诚曾孙。孝宗朝以功迁从义郎,累官殿前都指挥使、龙虎上将军。《两宋名贤小集》卷三六五存《说剑集》一卷。明万历《新昌县志》卷一一有传。 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两宋名贤小集》为底本,参校《宋诗钞补·仲安集钞》

  • 字:仲安
  • 籍贯:新昌(今属浙江)

相关古诗词

游匡庐山

欲向匡庐观瀑布,便从鼓蠡骤楼船。

一声长啸来丹壑,千丈飞流下碧天。

洞里楼台无岁月,云中鸡犬有神仙。

凭谁呼起巢松者,醉拥宫袍对酒眠。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游海珠寺

何年神物抱珠游,遗向沧浪第一洲。

五色化成金世界,六鳌擎出宝香楼。

光涵蛟室星辰动,影落龙宫日月浮。

万古团团天地里,磬声敲出海门秋。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登广城楼

三尺龙泉事远游,越王台上望南州。

一天雨过千山晓,万里风来五月秋。

江郭楼台蛮客市,海门烟日蜑家舟。

临戎不有安边策,应愧常何荐马周。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登东岳山

海内名山孰与齐,清风掖我上丹梯。

鹏程九万扶摇近,世界三千指顾低。

瀑挂天门惊霹雳,雨蒸日观出虹霓。

太平会见东封盛,玉简金书焕紫泥。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齐]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