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匡庐山

欲向匡庐观瀑布,便从鼓蠡骤楼船。

一声长啸来丹壑,千丈飞流下碧天。

洞里楼台无岁月,云中鸡犬有神仙。

凭谁呼起巢松者,醉拥宫袍对酒眠。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翻译

想要前往庐山观赏瀑布,就乘坐大船快速穿过鄱阳湖。
伴随着一声长啸,我来到丹崖深谷,只见千丈瀑布从青天直泻而下。
洞中的楼阁仿佛不受时光流逝影响,云雾缭绕间似有仙人居住。
谁能唤起那巢居松间的隐士,让我们一同沉醉,穿着华美的官袍对酒入眠。

注释

匡庐:指庐山,位于江西,以瀑布著名。
鼓蠡:鄱阳湖的别称,古代交通工具。
骤楼船:快速乘坐大船。
丹壑:红色的山谷,形容景色优美。
碧天:蓝色的天空。
洞里楼台:指山洞中的亭台楼阁。
云中鸡犬:形容山中隐居生活,如仙境一般。
巢松者:指隐居在松林中的高人。
宫袍:古代官员的华丽服装。
对酒眠:对着美酒入睡,形容逍遥自在的生活。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壮丽的自然景观和诗人登山赏玩的意境。从用词来看,“匡庐”指的是著名的匡庐山,这里是诗人游览的目的地。“鼓蠡骤楼船”则是在形容船只在激流中前进的情景,表现了上游之难和壮观的气势。

“一声长啸来丹壑”,这里的“长啸”可能是指诗人登临至此所发出的赞叹之声,或许是山谷间回响的声音。而“千丈飞流下碧天”则直接描绘了瀑布从高空落下的震撼画面,水势如同天降。

“洞里楼台无岁月”,此处“洞里”可能指的是山中的石洞或是古建筑,而“楼台无岁月”则表达了一种超脱世俗的意境,如同仙境一般。紧接着,“云中鸡犬有神仙”则更增添了几分仙境的氛围,诗人似乎在此感受到了与世隔绝的宁静和超凡脱俗。

最后两句“凭谁呼起巢松者,醉拥宫袍对酒眠”,这里的“巢松”可能是指山中的松林,或许是某种特定的景物。诗人在询问,是谁唤醒了这片自然之美?随后“醉拥宫袍对酒眠”则描绘了一幅诗人醉酒后抱着华丽的宫袍沉沉睡去的情景,表现出一种放纵自我的享乐。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写和个人情感的抒发,展现了诗人对于大自然的敬畏之心,以及对超脱尘世的向往。

收录诗词(25)

吕定(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由诚曾孙。孝宗朝以功迁从义郎,累官殿前都指挥使、龙虎上将军。《两宋名贤小集》卷三六五存《说剑集》一卷。明万历《新昌县志》卷一一有传。 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两宋名贤小集》为底本,参校《宋诗钞补·仲安集钞》

  • 字:仲安
  • 籍贯:新昌(今属浙江)

相关古诗词

游海珠寺

何年神物抱珠游,遗向沧浪第一洲。

五色化成金世界,六鳌擎出宝香楼。

光涵蛟室星辰动,影落龙宫日月浮。

万古团团天地里,磬声敲出海门秋。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登广城楼

三尺龙泉事远游,越王台上望南州。

一天雨过千山晓,万里风来五月秋。

江郭楼台蛮客市,海门烟日蜑家舟。

临戎不有安边策,应愧常何荐马周。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登东岳山

海内名山孰与齐,清风掖我上丹梯。

鹏程九万扶摇近,世界三千指顾低。

瀑挂天门惊霹雳,雨蒸日观出虹霓。

太平会见东封盛,玉简金书焕紫泥。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齐]韵

登越王台

海上荒台草树平,登临不尽古人情。

白云万里怀亲舍,红日中天望帝京。

百粤山川秋历落,三城楼阁晚峥嵘。

醉来徙倚栏干曲,听彻西风画角声。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