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姝媚.七月廿五日,与树园、橘公饮半帆酒榭,追话旧游,黯然题壁

疏灯扶梦上。乱风花如潮,暝愁潜长。

燕户莺帘,间未霜行柳,对门斜向。

倦迹闲云,歌韵歌、孤飞还傍。

印粉阑干,犹是当时,分无新赏。人事垆边凄怆。

渐夜蝶黏窗,暗萤飘巷。

便似离鸿,又几年秋到,悄然吟望。

万感尊前,轻换了、风流疏放。

付与寒蛩分诉,清欢自强。

形式:

鉴赏

这首词描绘了一幅夜晚饮酒忆旧的场景,以疏落的灯光和纷飞的花影为背景,营造出一种凄迷而怀旧的氛围。"疏灯扶梦上",形象地写出主人公在梦中被微弱灯光引领,暗示了内心的孤独与迷茫。"乱风花如潮,暝愁潜长",则通过比喻,表达了愁绪如同潮水般涌来,暗夜中愈发深沉。

词人感叹时光流转,曾经的燕户莺帘、柳树斜照已不再,自己的足迹也如同闲云般漂泊不定。"倦迹闲云"四字,透露出词人的疲惫和无奈。"歌韵孤飞还傍",借歌声表达内心的孤寂,即使在欢歌中也难掩落寞。

"印粉阑干,犹是当时,分无新赏",暗示昔日的美好记忆如今已无从欣赏,只剩下淡淡的哀伤。接下来,词人感慨人事变迁,夜色中蝴蝶粘窗、萤火虫飘巷,如同离群的鸿雁,唤起他对往昔秋天的深深怀念。

"万感尊前,轻换了、风流疏放",在酒杯前,各种感慨涌上心头,昔日的风流潇洒已被岁月冲淡。最后,词人将心中的万千思绪交付给寒蛩,独自承受这份清冷的欢乐,展现出坚韧的内心世界。

整体来看,这首词情感深沉,语言优美,通过对景物的细腻描绘和自我心境的抒发,展现了词人对过去美好时光的追忆和对现实生活的感慨。

收录诗词(254)

陈洵(清末近现代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别号海绡,是广东江门市潮连芝山人(前属新会县潮连乡),生于清朝同治十年(1871年)。少有才思,聪慧非凡,尤好填词。光绪间曾补南海县学生员。后客游江西十余年,风尘仆仆,蹇滞殊甚。返回广州之后为童子师,设馆于广州西关,以舌耕糊口,生活穷窘。辛亥(1911年)革命后,受到新潮流的影响,思想有所变化,是年在广州加入南国诗社。晚岁教授广州中山大学

  • 字:述叔
  • 生卒年:1871—1942

相关古诗词

月下笛八月八日与树园、橘公过半帆酒榭,重题

赏月西楼,中秋又近,凤箫何许。如烟断语。

壁闲看、旧题句。

庭阴都为花疏减,更何况、尊前俊侣。

正烛房泪冷,筝床尘暗,怎论心素。愁贮。浑无绪。

但绣叶衣罗,暮凉重诉。阑干自碧,彩鸳飞过前浦。

黄垆谁料伤心话,剩漂荡、游情最苦。

漫回首、谢了闲莺燕,教向谁去。

形式:

绕佛阁.秋日与琴筑、六禾、橘公饮荔湾园亭。六禾约次君特卢楼韵

闹红旧馆,飞鹭乍落,兰棹先杳。蘋上风小。

翠澜荡作轻绡弄微照。暗萤又巧。

檐际数点,偏赚星早。寒袖香少。

就中宛转莲丝向人抱。

步袜去尘寂,梦冷薰风离苑道。

谁见趁凉鸳鸯波语俏。剩放鸭秋谈,渔钓堪老。

所思江渺。但对酒簪花,哦句欹帽。

数流光、燕昏莺晓。

形式:

最高楼.重九

寒食后,应只有重阳。佳节最宜觞。

便无花月犹多赏,有时风雨也悲凉。

问秋心,当此会,落何乡。漫种个、树儿闲亦老。

更化个、蝶儿眠亦好。翻旧帽,换新霜。

白衣自劝陶元亮,金衣谁慰杜秋娘。

笑匆匆,萸菊事,直须忙。

形式:

惜黄花慢.重阳后,连夜荔湾看月

旧月东篱。傍素怀又堕,林密人稀。

故宫秋好,自饶胜赏,重阳过也,怎道佳期。

更消几个黄昏待,去情尚、依约宫眉。露未晞。

数枝泪菊,如梦桥扉。屏风画幅流离。

奈镜边遍倚,不似渔矶。

鬓丝低看,江湖更远,疏星仰见,风雨仍希。

暗尘不到高寒处,淡阑槛、霜色微微。细漏移。

夜窗定怨归迟。

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