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圆丘才展礼,佳气近初分。
太史新簪笔,高台纪彩云。
烟空和缥缈,晓色共氛氲。
道泰资贤辅,年丰荷圣君。
恭惟司国瑞,兼用察人文。
应念怀铅客,终朝望碧雰。
此诗描绘了一场盛大的祭祀活动,展现了古代礼仪之隆重与文化之丰富。开篇“圆丘才展礼,佳气近初分”两句,设定了一个庄严肃穆的场景,圆丘指古代用于祭天的圜土台,此时正值早晨,礼仪即将开始,空气中弥漫着吉祥之气。
“太史新簪笔,高台纪彩云”则转向太史,即负责记录和祭祀事宜的官员,他们准备好了新的书写工具,在高高的祭坛上记录着五彩斑斓的云彩,这些云彩往往被视作吉祥之兆。
“烟空和缥缈,晓色共氛氲”两句描绘了早晨迷离的景象,烟气与清晨的薄雾交织在一起,共同营造出一种神秘而又柔和的氛围。
接下来的“道泰资贤辅,年丰荷圣君”表达了对国家大业昌隆、君主圣明的祝愿,希望通过这样的祭祀活动能够资助贤能之人辅佐君主,国力强盛,年岁丰饶。
“恭惟司国瑞,兼用察人文”则是对掌管国家之人(司国)的一种敬畏态度,同时也希望他们能够广纳贤才,审视民情。
最后,“应念怀铅客,终朝望碧雰”表达了诗人对于远方来客的思念,以及对未来的美好展望,直至晨光消散,依旧凝望那遥不可及的蓝色云端。
整首诗通过对祭祀场景的描绘和对国家、君主以及贤能之人的祝愿,表现了作者对于传统文化的尊重与对美好未来的向往。
不详
文翁石室有仪形,庠序千秋播德馨。
古柏尚留今日翠,高岷犹蔼旧时青。
人心未肯抛膻蚁,弟子依前学聚萤。
更叹沱江无限水,争流祗愿到沧溟。
遮莫鼕鼕动,须倾满满杯。
金吾如借问,但道玉山颓。
殊类骄无长,王师示有征。
中军才受律,妖寇已亡精。
斩虏还遮塞,绥降更筑城。
从来攻必克,天策振奇兵。
问道图书盛,尊儒礼教兴。
石渠因学广,金殿为贤升。
日月恩光照,风云宠命膺。
谋谟言可范,舟楫事斯凭。
宴喜明时洽,光辉湛露凝。
大哉尧作主,天下颂歌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