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文翁石室

文翁石室有仪形,庠序千秋播德馨。

古柏尚留今日翠,高岷犹蔼旧时青。

人心未肯抛膻蚁,弟子依前学聚萤。

更叹沱江无限水,争流祗愿到沧溟。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青]韵

翻译

文翁石室留下了威严的形迹,千年学府传播着道德的芳香。
古老的柏树依然翠绿如昔,高大的岷山依旧弥漫着过去的青葱气息。
人们的心中不愿舍弃淳朴,学子们依旧像古人那样刻苦学习,点灯夜读。
更令人感叹的是沱江滔滔江水,只愿它奔流不息,直入大海。

注释

文翁:汉代官员,以兴办教育而闻名。
石室:古代学校或藏书之处。
仪形:威严的形象或遗迹。
庠序:古代的学校。
德馨:美德的芳香。
古柏:长寿的古树。
今日翠:现今的翠绿。
高岷:指岷山。
犹蔼:仍然茂盛。
人心:人的内心。
抛膻蚁:放弃淳朴的生活方式。
弟子:学生。
聚萤:古代学子夜晚点萤火虫照明读书。
沱江:长江上游支流。
沧溟:大海。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学者在其石室中修身养性、传道授业的景象。文翁石室不仅是物理空间,也是精神世界的寄托,仪式性的“仪形”和“庠序”彰显了古人对教育与文化传承的重视。诗中的“千秋播德馨”表达了学者希望美德流传千秋的愿望。

“古柏尚留今日翠,高岷犹蔼旧时青”两句通过对比,将自然景物(古老的柏树)与人事(石室中的修养生活)相联系,寄寓了诗人对于不变应万变、坚守理想的赞美。

“人心未肯抛膻蚁,弟子依前学聚萤”则透露了诗人面对世俗纷争,不愿轻易放弃理想追求,而是与弟子们一道,像聚集萤火虫一般,孜孜不倦地追求知识和真理。

最后两句“更叹沱江无限水,争流祗愿到沧溟”借助沱江的奔流,不仅写出了自然景物的壮观,也表达了诗人内心对于学问无穷、志向远大的渴望。这里的“争流”和“祗愿”,强调了不懈追求知识与真理的坚定意志。

总体来说,这首诗通过对石室生活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于传统文化的尊崇、个人修养的重视以及学问探索的执着追求。

收录诗词(1)

裴铏(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夜醉卧街

遮莫鼕鼕动,须倾满满杯。

金吾如借问,但道玉山颓。

形式: 五言绝句 押[灰]韵

奉和御制旋师喜捷

殊类骄无长,王师示有征。

中军才受律,妖寇已亡精。

斩虏还遮塞,绥降更筑城。

从来攻必克,天策振奇兵。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庚]韵

奉和圣制送张说上集贤学士赐宴

问道图书盛,尊儒礼教兴。

石渠因学广,金殿为贤升。

日月恩光照,风云宠命膺。

谋谟言可范,舟楫事斯凭。

宴喜明时洽,光辉湛露凝。

大哉尧作主,天下颂歌称。

形式: 排律 押[蒸]韵

奉和御制平胡

玄漠圣恩通,由来书轨同。

忽闻窥月满,相聚寇云中。

庙略占黄气,神兵出绛宫。

将军行逐虏,使者亦和戎。

一举轒辒灭,再麾沙漠空。

直将威禁暴,非用武为雄。

饮至明军礼,酬勋锡武功。

干戈还载戢,文德在唐风。

形式: 排律 押[东]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