郡内闲斋

郡阁昼常掩,庭芜日复滋。

檐风落鸟毳,窗叶挂虫丝。

拙病宦情少,羁闲秋气悲。

理人无异绩,为郡但经时。

唯有江湖意,沈冥空在兹。

形式: 排律 押[支]韵

翻译

郡衙白日时常闭门静寂,庭院草木日渐茂盛滋生。
屋檐风起吹落鸟羽细毛,窗户叶片挂着昆虫丝缕。
我因性情愚钝对仕途兴致寡淡,身在异乡闲置,更感秋意悲凉。
治理百姓并无特别功绩,任职郡守只是任时光流逝。
心中唯有归隐江湖之意,这份沉郁情怀始终萦绕于此。

注释

郡阁:郡衙的楼阁。
昼常掩:白日时常关闭、静寂。
庭芜:庭院中的杂草。
日复滋:日渐茂盛、滋生。
檐风:屋檐下的风。
落鸟毳:吹落的鸟羽细毛。
窗叶:窗户的叶片。
挂虫丝:挂着昆虫丝缕。
拙病:性情愚钝、不善机巧。
宦情少:对仕途、官场兴致寡淡。
羁闲:身处异乡,闲置无事。
秋气悲:感受到秋天的悲凉气氛。
理人:治理百姓。
无异绩:没有特别的功绩。
为郡:担任郡守。
但经时:只是任由时间流逝。
江湖意:归隐江湖的心愿。
沈冥:沉郁、抑郁。
空在兹:始终萦绕于此地。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超脱世俗、隐逸山林的生活状态。诗人通过对自然界细微变化的观察,抒发了自己的情感和哲思。

"郡阁昼常掩,庭芜日复滋" 表示官府的大门白天经常关闭,庭院里的野草每天都在生长。这里通过对比,表现出诗人远离尘嚣的生活环境与官场的冷清。

"檐风落鸟毳,窗叶挂虫丝" 描述了屋檐上的风吹落下树叶中隐藏的小羽毛,窗棂间缠绕着蛛网。这些细节描写传达了一种闲适自在、与自然亲近的生活情趣。

"拙病宦情少,羁闲秋气悲" 暗示诗人因为身体不佳而减少了官场上的活动,但这种闲置中的秋天让人感到有些凄凉和哀伤。这里的“秋”字除了季节之意,还有着某种淡淡的忧愁。

"理人无异绩,為郡但经时" 表明诗人在处理世事上并没有什么显著成就,只是作为一名官员过着平淡的日子。这里反映了诗人对功名利禄的淡漠态度。

"唯有江湖意,沈冥空在兹" 最后两句表达了诗人内心深处对于自由自在地生活在江湖之间的向往,那种超然物外的精神状态如同沉默而深邃的大海,充满了无限的遐想和宁静。

总体来说,这首诗通过对闲适生活细节的描绘,以及对内心世界情感的抒发,展现了一位官员对于超脱世俗、追求精神自由的渴望。

收录诗词(219)

张九龄(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诗人。一名博物,汉族。长安年间进士。官至中书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后罢相,为荆州长史。诗风清淡。有《曲江集》。他是一位有胆识、有远见的著名政治家、文学家、诗人、名相。他忠耿尽职,秉公守则,直言敢谏,选贤任能,不徇私枉法,不趋炎附势,敢与恶势力作斗争,为“开元之治”作出了积极贡献。他的五言古诗,以素练质朴的语言,寄托深远的人生慨望,对扫除唐初所沿习的六朝绮靡诗风,贡献尤大。誉为“岭南第一人”

  • 字:子寿
  • 籍贯:韶州曲江(今广东韶关市)
  • 生卒年:678-740

相关古诗词

郡舍南有园畦杂树聊以永日

为郡久无补,越乡空复深。

苟能秉素节,安用叨华簪。

却步园畦里,追吾野逸心。

形骸拘俗吏,光景赖闲林。

内讼诚知止,外言犹匪忱。

成蹊谢李径,卫足感葵阴。

荣达岂不伟,孤生非所任。

江城何寂历,秋树亦萧森。

下有北流水,上有南飞禽。

我愿从归翼,无然坐自沈。

形式: 古风 押[侵]韵

郢城西北有大古冢数十观其封域多是楚时诸王而年代久远不复可识唯直西有樊妃冢因后人为植松柏故行路尽知之

蘋藻生南涧,蕙兰秀中林。

嘉名有所在,芳气无幽深。

楚子初逞志,樊妃尝献箴。

能令更择士,非直罢从禽。

旧国皆湮灭,先王亦莫寻。

唯传贤媛陇,犹结后人心。

牢落山川意,萧疏松柏阴。

破墙时直上,荒径或斜侵。

惠问终不绝,风流独至今。

千春思窈窕,黄鸟复哀音。

形式: 排律 押[侵]韵

候使登石头驿楼作

山槛凭南望,川途眇北流。

远林天翠合,前浦日华浮。

万井缘津渚,千艘咽渡头。

渔商多末事,耕稼少良畴。

自守陈蕃榻,尝登王粲楼。

徒然骋目处,岂是获心游。

向迹虽愚谷,求名异盗丘。

息阴芳木所,空复越乡忧。

形式: 排律 押[尤]韵

恩赐乐游园宴应制

宝筵延厚命,供帐序群公。

形胜宜春接,威仪建礼同。

晞阳人似露,解愠物从风。

朝庆千龄始,年华二月中。

辉光遍草木,和气发丝桐。

岁岁无为化,宁知乐九功。

形式: 排律 押[东]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