恩赐乐游园宴应制

宝筵延厚命,供帐序群公。

形胜宜春接,威仪建礼同。

晞阳人似露,解愠物从风。

朝庆千龄始,年华二月中。

辉光遍草木,和气发丝桐。

岁岁无为化,宁知乐九功。

形式: 排律 押[东]韵

翻译

盛大的宴席迎接贵客,帷帐内群贤有序就座。
景致优美恰逢春季相连,威严的礼仪与庆典相同。
人们沐浴在温暖阳光中,仿佛晨露般晶莹;万物因春风而舒展,消融了所有的不悦。
庆祝这千载难逢的吉日,恰在二月的美好时光。
光辉普照草木间,和谐之气催动丝弦琴音。
年复一年,国家无为而治,人们安居乐业,何须问是否得益于九功之德政。

注释

宝筵:盛大的宴席。
延:迎接。
厚命:贵客。
供帐:帷帐。
序:有序。
群公:群贤。
形胜:景致优美。
宜春:恰逢春季。
接:相连。
威仪:威严的礼仪。
建礼:庆典。
同:相同。
晞阳:温暖阳光。
人似露:人们仿佛晨露般晶莹。
解愠:消融不悦。
物从风:万物因春风而舒展。
朝庆:庆祝。
千龄始:千载难逢的吉日。
年华:美好时光。
二月中:恰在二月。
辉光:光辉。
遍草木:普照草木间。
和气:和谐之气。
发丝桐:催动丝弦琴音。
岁岁:年复一年。
无为化:无为而治(国家治理方式)。
宁知:何须问。
乐九功:得益于九功之德政(指古代的九种功绩,此处泛指良好的德政)。

鉴赏

此诗描绘了一场盛大的春日宴会,气氛庄重而又不失欢愉。宝筐延厚命,供帐序群公,展现了宴会的隆重与宾客云集的热闹景象。形胜宜春接,威仪建礼同,则是对主人端正仪态、待客之礼数的赞美。

晞阳人似露,解愠物从风,此处以“晞阳”比喻温暖的春日阳光,而“人似露”则形象地表达了人们在这样的春天里如同清晨露珠般散发着生机与活力。同时,“解愠物从风”则描绘了一切都随着和煦的春风而舒展开来,万物皆可使人心情舒畅。

朝庆千龄始,年华二月中,表明这是一场在初春时分举行的宴会,而“岁岁无为化”则暗示了这种自然无为的美好时光常常让人不知不觉地沉浸其中。最后,“宁知乐九功”则是对宴会中人们享受乐趣,达到精神上的满足与和谐之境的赞扬。

整首诗通过对景物的细腻描写和情感的深刻抒发,展现了一个美好的春日集会场景,以及在这样的环境中人们所体验到的愉悦心情。

收录诗词(219)

张九龄(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诗人。一名博物,汉族。长安年间进士。官至中书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后罢相,为荆州长史。诗风清淡。有《曲江集》。他是一位有胆识、有远见的著名政治家、文学家、诗人、名相。他忠耿尽职,秉公守则,直言敢谏,选贤任能,不徇私枉法,不趋炎附势,敢与恶势力作斗争,为“开元之治”作出了积极贡献。他的五言古诗,以素练质朴的语言,寄托深远的人生慨望,对扫除唐初所沿习的六朝绮靡诗风,贡献尤大。誉为“岭南第一人”

  • 字:子寿
  • 籍贯:韶州曲江(今广东韶关市)
  • 生卒年:678-740

相关古诗词

陪王司马登薛公逍遥台

尝闻薛公泪,非直雍门琴。

窜逐留遗迹,悲凉见此心。

府中因暇豫,江上幸招寻。

人事已成古,风流独至今。

闲情多感叹,清景暂登临。

无复甘棠在,空馀蔓草深。

晴光送远目,胜气入幽襟。

水去朝沧海,春来换碧林。

赋怀湘浦吊,碑想汉川沈。

曾是陪游日,徒为梁父吟。

形式: 排律 押[侵]韵

高斋闲望言怀

高斋复晴景,延眺属清秋。

风物动归思,烟林生远愁。

纷吾自穷海,薄宦此中州。

取路无高足,随波适下流。

岁华空冉冉,心曲且悠悠。

坐惜芳时歇,胡然久滞留。

形式: 排律 押[尤]韵

商洛山行怀古

园绮值秦末,嘉遁此山阿。

陈迹向千古,荒途始一过。

硕人久沦谢,乔木自森罗。

故事昔尝览,遗风今岂讹。

泌泉空活活,樵叟独皤皤。

是处清晖满,从中幽兴多。

长怀赤松意,复忆紫芝歌。

避世辞轩冕,逢时解薜萝。

盛明今在运,吾道竟如何。

形式: 排律 押[歌]韵

晚憩王少府东阁

披轩肆流览,云壑见深重。

空水秋弥净,林烟晚更浓。

坐隅分洞府,檐际列群峰。

窈窕生幽意,参差多异容。

还惭大隐迹,空想列仙踪。

赖此升攀处,萧条得所从。

形式: 排律 押[冬]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