郢城西北有大古冢数十观其封域多是楚时诸王而年代久远不复可识唯直西有樊妃冢因后人为植松柏故行路尽知之

蘋藻生南涧,蕙兰秀中林。

嘉名有所在,芳气无幽深。

楚子初逞志,樊妃尝献箴。

能令更择士,非直罢从禽。

旧国皆湮灭,先王亦莫寻。

唯传贤媛陇,犹结后人心。

牢落山川意,萧疏松柏阴。

破墙时直上,荒径或斜侵。

惠问终不绝,风流独至今。

千春思窈窕,黄鸟复哀音。

形式: 排律 押[侵]韵

翻译

苹藻生长于南边的溪涧,蕙兰繁茂于中央的树林。
美好的名声有所依托,芬芳的气息无论多么幽深都不会消散。
楚王最初放纵自己的意志,樊妃曾进献规劝之言。
她能使君王重新选择贤良之士,不只是停止追逐野兽般的享乐。
古老的国度都已淹没消失,先王的遗迹也难以寻觅。
唯有贤德嫔妃的墓地仍在流传,仍然牵动着后人的心弦。
山川景色显得孤寂寥落,松柏树荫也显得稀疏凄凉。
破败的墙垣时常直上延伸,荒芜的小径有时斜斜地侵入。
人们对她的美德和智慧的怀念永不断绝,其风范魅力独自流传至今。
千百年来人们深思她的娴静美好,黄鸟的悲鸣仿佛也在为她哀伤低吟。

注释

蘋藻:一种水生植物,常用来比喻清廉之士或洁净之地。
南涧:南方的溪涧。
蕙兰:两种香草,象征高洁、贤良。
中林:森林中央。
嘉名:美好的名声。
有所在:有所寄托,有所依托。
芳气:芬芳的气息,此处指美德或高尚品质的影响力。
幽深:深远、隐蔽的地方。
楚子:楚王,古代对楚国国君的称呼。
逞志:放纵自己的意志,任意行事。
樊妃:指楚成王之妃樊姬,以贤德著称。
献箴:进献规劝、劝诫之言。
择士:选择贤良之士辅佐朝政。
非直:不只是,不仅仅。
罢从禽:停止追逐野兽般的享乐,此处暗指君王沉迷于狩猎等娱乐活动。
旧国:古老的国度,此处可能特指楚国。
湮灭:淹没、消失。
先王:前代君主,这里指楚成王等先辈。
莫寻:无法寻找,难以寻觅。
贤媛:贤良的女性,此处指樊妃。
陇:墓地,坟丘。
结:牵动,打动。
后人心:后代人的心弦。
牢落:孤寂、零落。
山川意:山川景色所呈现的氛围。
萧疏:稀疏、冷落。
松柏阴:松柏树荫。
破墙:破败的墙垣。
直上:向上延伸。
荒径:荒芜的小路。
斜侵:斜斜地侵入。
惠问:美好的声誉、美德与智慧的怀念。
终不绝:永远不会断绝。
风流:风范、风度,此处指樊妃的高尚品德和魅力。
独至今:独自流传至今。
千春:千百年来,表示时间久远。
思:深思,思念。
窈窕:形容女子文静而美好。
黄鸟:一种鸟,其叫声常被诗人用来寄托哀思。
哀音:悲伤的鸣叫。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古朴而又充满历史沧桑的画面。开篇“蘋藻生南涧,蕙兰秀中林”两句,以水边和森林中的植物作为切入点,营造出一片宁静而又生机勃勃的景象。接着,“嘉名有所在,芳气无幽深”则透露出诗人对历史人物或事件的纪念,这里的“嘉名”指的是那些值得称颂的人物或事迹,而“芳气无幽深”则表明这些美好的记忆并未因时间的流逝而消散。

以下几句“楚子初逞志,樊妃尝献箴。能令更择士,非直罢从禽。”诗人通过历史人物的举动来反映出对贤才的选拔和对德行的重视,而“非直罢从禽”则强调了这种选择不是盲目的跟随。

接下来的“旧国皆湮灭,先王亦莫寻。唯传贤媛陇,犹结后人心。”表达了对过往时代的怀念和对历史遗迹的关注。在这里,“旧国皆湮灭”指的是那些古老国家已经不复存在,而“先王亦莫寻”则是说这些早已消逝的君主也无法追寻。然而,尽管如此,仍有“贤媛陇”这样的遗迹被传承下来,依然能够触动后人的心弦。

诗人随后写道:“牢落山川意,萧疏松柏阴。”这里,“牢落山川意”表达了诗人对自然景观的深刻感悟,而“萧疏松柏阴”则描绘了一种孤独而坚韧不拔的景象。

紧接着,“破墙时直上,荒径或斜侵。”两句诗通过对古迹的描述,展示了时间流逝带来的损坏和自然力量的侵蚀。然而,这种破败之中依然有着“惠问终不绝,风流独至今”的情怀,表明尽管外在的物质结构可能已经崩塌,但历史留下的温暖和文化的精髓依旧流传。

最后,“千春思窈窕,黄鸟复哀音。”则是诗人对这片古地的深沉思念,以及对那里的自然生灵——黄鸟——发出的哀伤鸣叫的描绘。通过这些细节,诗人表达了自己对于历史、文化和自然之间联系的深刻感悟。

总体而言,这首诗不仅展示了诗人的文学才华,更重要的是,它传递了一种对历史的尊重,对过往文明的怀念,以及对自然界中生命力的赞美。

收录诗词(219)

张九龄(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诗人。一名博物,汉族。长安年间进士。官至中书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后罢相,为荆州长史。诗风清淡。有《曲江集》。他是一位有胆识、有远见的著名政治家、文学家、诗人、名相。他忠耿尽职,秉公守则,直言敢谏,选贤任能,不徇私枉法,不趋炎附势,敢与恶势力作斗争,为“开元之治”作出了积极贡献。他的五言古诗,以素练质朴的语言,寄托深远的人生慨望,对扫除唐初所沿习的六朝绮靡诗风,贡献尤大。誉为“岭南第一人”

  • 字:子寿
  • 籍贯:韶州曲江(今广东韶关市)
  • 生卒年:678-740

相关古诗词

候使登石头驿楼作

山槛凭南望,川途眇北流。

远林天翠合,前浦日华浮。

万井缘津渚,千艘咽渡头。

渔商多末事,耕稼少良畴。

自守陈蕃榻,尝登王粲楼。

徒然骋目处,岂是获心游。

向迹虽愚谷,求名异盗丘。

息阴芳木所,空复越乡忧。

形式: 排律 押[尤]韵

恩赐乐游园宴应制

宝筵延厚命,供帐序群公。

形胜宜春接,威仪建礼同。

晞阳人似露,解愠物从风。

朝庆千龄始,年华二月中。

辉光遍草木,和气发丝桐。

岁岁无为化,宁知乐九功。

形式: 排律 押[东]韵

陪王司马登薛公逍遥台

尝闻薛公泪,非直雍门琴。

窜逐留遗迹,悲凉见此心。

府中因暇豫,江上幸招寻。

人事已成古,风流独至今。

闲情多感叹,清景暂登临。

无复甘棠在,空馀蔓草深。

晴光送远目,胜气入幽襟。

水去朝沧海,春来换碧林。

赋怀湘浦吊,碑想汉川沈。

曾是陪游日,徒为梁父吟。

形式: 排律 押[侵]韵

高斋闲望言怀

高斋复晴景,延眺属清秋。

风物动归思,烟林生远愁。

纷吾自穷海,薄宦此中州。

取路无高足,随波适下流。

岁华空冉冉,心曲且悠悠。

坐惜芳时歇,胡然久滞留。

形式: 排律 押[尤]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