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题湖上

湖上春来似画图,乱峰围绕水平铺。

松排山面千重翠,月点波心一颗珠。

碧毯线头抽早稻,青罗裙带展新蒲。

未能抛得杭州去,一半句留是此湖。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虞]韵

翻译

春天来到湖上就像一幅美丽的图画,群山环绕,湖水仿佛平铺在画面之中。
松树在山前排列,展现出千重翠绿,月亮倒映在水中,如同一颗璀璨的珍珠。
绿色的稻田像地毯的线头早早抽出,新生的蒲草像青色的罗裙带在湖边展开。
我无法割舍离开杭州,有一半的原因就是这个湖让我留恋不已。

注释

湖上:指西湖。
乱峰:形状各异的山峰。
水平铺:湖水平静如镜,仿佛平铺在地面上。
松排山面:松树在山的面向排列。
月点波心:月亮倒映在湖水中央。
碧毯线头:比喻早稻初生,像绿色地毯的绒头。
青罗裙带:比喻新生的蒲草,像女子的青色罗裙的腰带。
抛得:舍得,放弃。
杭州去:离开杭州。
一半句留:一半的原因是留恋。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春日湖景图画,通过对自然美景的细腻描写,展现了诗人对大自然的深厚情感和高超的艺术造诣。

"湖上春来似画图" 一句直接点明主题,通过“似画图”形象地表达了春天到来的美丽景致,如同一幅精美的绘画。"乱峰围绕水平铺" 描述了湖周围山峦起伏,水面平静如镜。

接下来的两句 "松排山面千重翠,月点波心一颗珠" 细腻描写了山上的松林层次分明,绿意盎然,而湖中的倒影则宛如一颗珍珠,增添了一份宁静与纯净。

"碧毯线头抽早稻,青罗裙带展新蒲" 这两句诗描绘了春天农事的景象,以及田野间生长的植物,通过“碧”和“青”字眼,不仅形容了颜色,更传达出春意盎然之感。

最后 "未能抛得杭州去,一半句留是此湖" 表示诗人对这片湖光山色的不舍与眷恋,尽管无法长久停留,但心中却始终保留着这美好的记忆。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将读者带入一个生机勃勃、宁静美丽的春日湖上世界。

收录诗词(2943)

白居易(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公元846年,在洛阳逝世,葬于香山。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

  • 字:乐天
  • 号:香山居士
  • 生卒年:772年-846年

相关古诗词

昨以拙诗十首寄西川杜相公相公亦以新作十首惠然报示首数虽等工拙不伦重以一章用伸答谢

诗家律手在成都,权与寻常将相殊。

剪截五言兼用钺,陶钧六义别开炉。

惊人卷轴须知有,随事文章不道无。

篇数虽同光价异,十鱼目换十骊珠。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虞]韵

昭德皇后挽歌词

仙去逍遥境,诗留窈窕章。

春归金屋少,夜入寿宫长。

凤引曾辞辇,蚕休昔采桑。

阴灵何处感,沙麓月无光。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阳]韵

柘枝妓

平铺一合锦筵开,连击三声画鼓催。

红蜡烛移桃叶起,紫罗衫动柘枝来。

带垂钿胯花腰重,帽转金铃雪面回。

看即曲终留不住,云飘雨送向阳台。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灰]韵

柘枝词

柳闇长廊合,花深小院开。

苍头铺锦褥,皓腕捧银杯。

绣帽珠稠缀,香衫袖窄裁。

将军拄毬杖,看按柘枝来。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灰]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