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暖

风痹宜和暖,春来脚较轻。

莺留花下立,鹤引水边行。

发少嫌巾重,颜衰讶镜明。

不论亲与故,自亦昧平生。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庚]韵

翻译

风痹病需要温暖,春天来到时双脚感觉更轻松。
黄莺在花下停留站立,白鹤引领着在水边行走。
头发稀少嫌弃头巾太重,容颜衰老惊讶镜子依然明亮。
无论是亲戚还是朋友,自己也对平生经历感到模糊不清。

注释

风痹:中医术语,指因受风邪侵袭而引起的肢体麻木或疼痛的病症。
宜:应该,适宜。
春来:春天来临。
脚较轻:双脚感觉轻松。
莺:一种小型鸣禽,常见于东亚,善于模仿声音。
鹤:鸟类的一种,象征高雅纯洁,常与仙人、长寿相关联。
水边行:在水边行走,形象描绘鹤的习性。
发少:头发稀疏。
嫌:嫌弃,不满。
巾重:头巾的重量。
颜衰:容颜衰老。
讶:惊讶。
镜明:镜子明亮,暗示自己照镜子时看到的衰老面貌。
不论:不管是,无论。
亲与故:亲人和朋友。
自亦:自己也。
昧平生:对平生的经历模糊不清,形容记忆力衰退或人生经历复杂。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温馨的春日场景,通过对比和细腻的观察,表达了诗人对年龄增长带来生理变化的感慨。首句“风痹宜和暖”,借风的微痒之感,写出了春天气候的宜人。接着“春来脚较轻”则透露了诗人年迈后步履不如从前之轻快。

下两句“莺留花下立,鹤引水边行”,以鸟儿在花间徘徊、鹤鸟引颈于水边的生动画面,展现出春日自然界的生机与和谐。这些景象不仅映衬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欣赏,也暗示了他希望自己能像这些生物一样,与自然保持和谐共处。

“发少嫌巾重”一句,则直接表达了诗人对自身老态龙钟的一种无奈感受。头发稀少,原本轻盈的头巾现在却感觉沉重,这是岁月流逝在肉体上留下的痕迹。

“颜衰讶镜明”继续这种自我审视的情绪,诗人面对镜中自己的苍老容貌,不由得生出惊讶之情。这里的“讶”,既有惊奇之意,也带着一种接受不甘的心态。

最后两句“不论亲与故,自亦昧平生”则是诗人在反思自己一生的过程中,对于亲朋好友的往事已逐渐模糊。这里的“昧”字,用以形容记忆的淡漠,不仅是时间消磨了曾经的热情,也反映出诗人内心对过往的一种放下与超脱。

整首诗语言平易,意境深远,通过生动的自然景象和细腻的情感描写,传达了诗人面对岁月流逝时的心理变化和生活态度。

收录诗词(2943)

白居易(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公元846年,在洛阳逝世,葬于香山。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

  • 字:乐天
  • 号:香山居士
  • 生卒年:772年-846年

相关古诗词

春题湖上

湖上春来似画图,乱峰围绕水平铺。

松排山面千重翠,月点波心一颗珠。

碧毯线头抽早稻,青罗裙带展新蒲。

未能抛得杭州去,一半句留是此湖。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虞]韵

昨以拙诗十首寄西川杜相公相公亦以新作十首惠然报示首数虽等工拙不伦重以一章用伸答谢

诗家律手在成都,权与寻常将相殊。

剪截五言兼用钺,陶钧六义别开炉。

惊人卷轴须知有,随事文章不道无。

篇数虽同光价异,十鱼目换十骊珠。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虞]韵

昭德皇后挽歌词

仙去逍遥境,诗留窈窕章。

春归金屋少,夜入寿宫长。

凤引曾辞辇,蚕休昔采桑。

阴灵何处感,沙麓月无光。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阳]韵

柘枝妓

平铺一合锦筵开,连击三声画鼓催。

红蜡烛移桃叶起,紫罗衫动柘枝来。

带垂钿胯花腰重,帽转金铃雪面回。

看即曲终留不住,云飘雨送向阳台。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灰]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