途中寄杨涉

萧萧芦荻晚,一径入荒陂。

日色云收处,蛙声雨歇时。

前村见来久,羸马自行迟。

闻作王门客,应闲白接䍦。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支]韵

翻译

芦苇在傍晚沙沙作响,一条小路通往荒凉的池塘。
太阳在云层散去的地方下落,雨停时传来阵阵蛙鸣。
前方的村庄已能望见许久,瘦弱的马儿缓缓前行。
听说成了显贵家的门客,应无暇顾及那白色的头巾了。

注释

萧萧:形容风声或草木摇动声。
芦荻:芦苇,一种水边生长的植物。
一径:一条小路。
荒陂:荒凉的池塘或坡地。
日色:太阳的光芒。
云收处:云散去的地方。
蛙声:青蛙的叫声。
雨歇时:雨停的时候。
前村:前面的村庄。
见来久:已经可以看到有一段时间了。
羸马:瘦弱的马。
自行迟:自行缓慢。
闻作:听说成为。
王门客:贵族或大官家的门客。
应闲:应该无暇。
白接䍦:古代的一种头巾,这里代指平民或未仕的生活。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静谧的田园风光和悠闲的情境。"萧萧芦荻晚," 芦荻的轻柔摇曳在黄昏时分,营造出一种宁静而又略显凄凉的氛围。"一径入荒陂" 表示诗人行走在一条通向荒野的小路上,给人以深入自然、远离尘世的感觉。

"日色云收处,蛙声雨歇时" 描绘了天气渐凉,阳光被云朵遮掩,以及蛙鸣响起,雨后初歇的声音,这些都是夏末秋初常见的情景。这些意象共同塑造了一幅自然界在季节更迭中平静过渡的画面。

"前村见来久,羸马自行迟" 这里的“前村”可能指的是诗人曾经到访或居住的地方,而“羸马自行迟”则展现了诗人对时间流逝的感慨,以及一种悠闲自得的情绪。

最后两句 "闻作王门客,应闲白接䍦" 表明诗人听说朋友成为某贵族的宾客,而他自己则选择了淡泊名利的生活,以平和的心态去对待世事,这里的“白接䍦”可能是指一种简单、纯净的交往方式。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写,以及对人生态度的沉思,展现了诗人淡泊明志,与世无争的心境。

收录诗词(70)

于鹄(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大历、贞元间诗人也。隐居汉阳,尝为诸府从事。其诗语言朴实生动,清新可人;题材方面多描写隐逸生活,宣扬禅心道风的作品。代表作有《巴女谣》、《江南曲》、《题邻居》、《塞上曲》、《悼孩子》、《长安游》、《惜花 》、《南溪书斋》、《题美人》等,其中以《巴女谣》和《江南曲》两首诗流传最广

相关古诗词

宿王尊师隐居

夜爱云林好,寒天月里行。

青牛眠树影,白犬吠猿声。

一磬山院静,千灯溪路明。

从来此峰客,几个得长生。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庚]韵

寄续尊师

得道任发白,亦逢城市游。

新经天上取,稀药洞中收。

春木带枯叶,新蒲生漫流。

年年望灵鹤,常在此山头。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尤]韵

惜花

夜来花欲尽,始惜两三枝。

早起寻稀处,闲眠记落时。

蕊焦蜂自散,蒂折蝶还移。

攀著殷勤别,明年更有期。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支]韵

温泉僧房

云里前朝寺,修行独几年。

山村无施食,盥漱亦安禅。

古塔巢溪鸟,深房闭谷泉。

自言曾入室,知处梵王天。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先]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