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云里前朝寺,修行独几年。
山村无施食,盥漱亦安禅。
古塔巢溪鸟,深房闭谷泉。
自言曾入室,知处梵王天。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僧人在深山古寺中的修行生活。开篇“云里前朝寺,修行独几年”两句,设定了一个超凡脱俗的环境,其中“云里”给人的感觉是遥远和不易触及,而“前朝寺”则带有历史的沉淀,“修行独几年”表明僧人在这里已经度过了一段时间,专注于自己的修炼。
接下来的“山村无施食,盥漱亦安禅”两句,展示了僧人的生活状态。“山村无施食”说明僧人可能依靠山村的自然资源维持生活,而“盥漱亦安禅”则表明即使在简单的清洁和饮食中,也能保持一种禅定的心态。
“古塔巢溪鸟,深房闭谷泉”两句,更深化了僧人与大自然和谐共生的情景。“古塔”给人的感觉是静默和年久,而“巢溪鸟”则展现了生命的活力;“深房闭谷泉”则描绘了一种封闭而宁静的空间,泉水的声音也许成为了僧人冥想时的背景乐。
最后,“自言曾入室,知处梵王天”两句,透露出僧人的内心世界和修行成果。“自言曾入室”可能指的是僧人曾经进入了一种特殊的精神状态,而“知处梵王天”则表明在这种状态中,僧人达到了与佛教中的梵天相通的境界。
整首诗通过对僧人生活环境和内心世界的描绘,展现了中国古代僧人追求精神超脱和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理念。
不详
大历、贞元间诗人也。隐居汉阳,尝为诸府从事。其诗语言朴实生动,清新可人;题材方面多描写隐逸生活,宣扬禅心道风的作品。代表作有《巴女谣》、《江南曲》、《题邻居》、《塞上曲》、《悼孩子》、《长安游》、《惜花 》、《南溪书斋》、《题美人》等,其中以《巴女谣》和《江南曲》两首诗流传最广
日夕寻未遍,古木寺高低。
粉壁犹遮岭,朱楼尚隔溪。
厨窗通涧鼠,殿迹立山鸡。
更有无人处,明朝独向西。
昨日山家春酒浓,野人相劝久从容。
独忆卸冠眠细草,不知谁送出深松。
都忘醉后逢廉度,不省归时见鲁恭。
知己尚嫌身酩酊,路人应恐笑龙钟。
读书林下寺,不出动经年。
草阁连僧院,山厨共石泉。
云庭无履迹,龛壁有灯烟。
年少今头白,删诗到几篇。
僻巷邻家少,茅檐喜并居。
蒸梨常共灶,浇薤亦同渠。
传屐朝寻药,分灯夜读书。
虽然在城市,还得似樵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