挽江叔海毛夫人

历咸同光宣四代,挹清芬,有通德,有赐书,梦笔家声由内则;

合夫子孙曾一堂,亲色笑,亦令妻,亦寿母,齐眉人瑞见耆英。

形式: 对联

鉴赏

这首挽联以对仗工整、情感深沉的特点,展现了对逝者江叔海毛夫人的深切缅怀与崇敬之情。上联“历咸同光宣四代,挹清芬,有通德,有赐书,梦笔家声由内则”中,“咸同光宣”指的是清朝末年四个重要的历史时期,通过“挹清芬”、“通德”、“赐书”等词语,赞美了江夫人在这些时代中的高尚品德和文化修养,以及她对家族声誉的贡献。“梦笔”一词则暗示了她的才华与智慧,而“由内则”则强调了她在家庭内部的影响力。

下联“合夫子孙曾一堂,亲色笑,亦令妻,亦寿母,齐眉人瑞见耆英”则进一步描绘了江夫人在家庭生活中的角色与影响。通过“合夫子孙曾一堂”,表现了她作为家庭成员之一,在家庭聚会中的和谐与团结作用。“亲色笑”、“令妻”、“寿母”等词语,则体现了她对家庭成员的关爱与长寿的美好祝愿。“齐眉人瑞见耆英”则是对江夫人长寿且德高望重的极高赞誉,形象地将她比作一位尊贵的长者,象征着家族的荣耀与传承。

整体而言,这副挽联不仅表达了对逝者的哀悼之情,更颂扬了其在社会、家庭中的崇高地位与深远影响,展现了中国传统文化中对于道德、智慧、家庭和谐与长寿的重视与推崇。

收录诗词(387)

杨圻(清末近现代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挽澄清师

历道咸同光宣民朝,甲子三逢,自是君身换仙骨;

得四万七千百六日,庚申同守,别有天地非人间。

形式: 对联

民国廿一年挽上海阵亡将士追悼会

频年师出无名,此真国殇,其死自关天下计;

百姓一路皆哭,愿诸烈士,来生都作太平人。

形式: 对联

代挽田中玉

惠政在乡闾,七鬯不惊能保境;

师恩量玉尺,青灯有味忆谈兵。

形式: 对联

挽蔡廷干上将

将军本号楼船,杨仆威名钦海宇;

相国好谈黄老,曹参清静见经纶。

形式: 对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