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频年师出无名,此真国殇,其死自关天下计;
百姓一路皆哭,愿诸烈士,来生都作太平人。
这首诗《民国廿一年挽上海阵亡将士追悼会》由杨圻于清末近现代初创作,表达了对民国时期上海阵亡将士的深切哀悼与崇高敬意。诗中以“频年师出无名”开篇,点明了战争的不义与残酷,暗示了多次未经正当宣示而出兵的战争给国家和人民带来的深重灾难。接着,“此真国殇,其死自关天下计”,强调了这些阵亡将士的牺牲对于国家的意义重大,他们的死亡不仅仅是个人的悲剧,更是关乎国家命运的大事。
“百姓一路皆哭,愿诸烈士,来生都作太平人。”这一句则表达了民众对阵亡将士的哀悼之情以及对和平的渴望。百姓的泪水是对逝者的缅怀,也是对和平的呼唤,希望未来的世代能够生活在安宁之中,不再经历战争的痛苦。
整首诗情感深沉,语言凝练,既展现了对英勇牺牲将士的崇高敬意,也反映了当时社会对和平的强烈向往。通过这首诗,我们可以感受到那个时代人们对正义与和平的追求,以及对英雄主义精神的颂扬。
不详
惠政在乡闾,七鬯不惊能保境;
师恩量玉尺,青灯有味忆谈兵。
将军本号楼船,杨仆威名钦海宇;
相国好谈黄老,曹参清静见经纶。
直庐供奉义熙年,当时学士承恩,怅靧面调羹,话到清平先堕泪;
碧落归来元夜月,为问山河倒影,恐琼楼玉宇,依然高处不胜寒。
诗卷渡昆嵛,季子生还,恨回日楼台,犹是丁年非甲帐;
浮名共辽海,幼安已矣,料招魂华表,依稀城郭况人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