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描绘了风雨交加的夜晚,诗人感受到大自然的威力和生机。"风号天籁怒,雷引雨声长",通过"号"和"引"两个动词,生动展现了风的呼啸和雷鸣的连绵,形象地刻画出雨势之大。诗人欣喜于书斋之内,书香与雨声交织,润泽心田,"但喜书帷润"表达出对知识的热爱和宁静心境。
然而,诗人并未沉溺于个人享受,他意识到"那知酒斝凉",暗示着即使在饮酒之时,也未忘却外界的变化。"夜光宜月露",以月光与露水相映,增添了清冷的氛围,而"霁色醒松篁"则描绘雨后天晴,松竹显得更加清新,透露出诗人对自然景色的欣赏。
最后,诗人以"通介从流俗,徐公自有常"作结,表明自己虽然身处世俗之中,但仍坚守自我,保持着如徐公般的高尚品格,不随波逐流。整首诗寓情于景,既有个人的内心世界,又展现出对人生哲理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