休沐归里值大旱山池龟坼募工徙河满之有述

弇中故饶水,澄潭连曲渠。

今年旱暵甚,魃鬼娆吾庐。

窟洞走饿獭,园丁焚枯鱼。

未论水不足,陡惊地有余。

幸逢八月潮,滚滚入城闾。

五昔桔槔声,此潭仍湛如。

小舫媚夕阳,清光来望舒。

停云相映带,纤鳞欣故居。

余本泽国人,焉能与之疏。

形式: 古风 押[鱼]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明代诗人王世贞在休沐归乡时遭遇大旱的情景。诗中以生动的语言展现了干旱对自然环境和人们生活的影响。

首句“弇中故饶水,澄潭连曲渠”描绘了弇中地区原本水源丰富,清澈的潭水与曲折的渠道相连。然而,“今年旱暵甚,魃鬼娆吾庐”转折点到,今年遭遇严重的干旱,旱魃鬼魅似乎在困扰着诗人的家园。接下来,“窟洞走饿獭,园丁焚枯鱼”形象地描绘了动物因缺水而饥饿,园丁无奈焚烧枯鱼的情景,进一步凸显了干旱的严重性。

“未论水不足,陡惊地有余”表达了诗人对干旱现象的惊讶,不仅水资源短缺,土地却异常丰盈,形成鲜明对比。接着,“幸逢八月潮,滚滚入城闾”描述了幸运地遇到八月潮水,潮水涌入城市,缓解了干旱状况。然而,“五昔桔槔声,此潭仍湛如”指出尽管有潮水的补充,潭水依然清澈如初,暗示了干旱的持续影响。

“小舫媚夕阳,清光来望舒”描绘了傍晚时分,小船在夕阳下显得格外美丽,清亮的光辉仿佛带来希望。“停云相映带,纤鳞欣故居”则通过云彩与游鱼的互动,表现了自然界的和谐与生机。

最后,“余本泽国人,焉能与之疏”表达了诗人作为来自水乡的人,无法与干旱现象疏远,体现了他对自然环境的关注与情感。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干旱对自然生态和人类生活带来的挑战,同时也蕴含了诗人对自然的敬畏之情以及对解决干旱问题的期待。

收录诗词(7088)

王世贞(明)

成就

作品:《弇山堂别集》、《嘉靖以来首辅传》、《觚不觚录》、《弇州山人四部稿》

经历

明代的文学家、史学家。为“后七子”领袖之一。官刑部主事,累官刑部尚书,移疾归,卒赠太子少保。好为古诗文,始于李攀龙主文盟,攀龙死,独主文坛二十年。

  • 称谓:又号弇州山人
  • 字:元美
  • 号:凤洲
  • 籍贯:太仓(今江苏太仓)
  • 生卒年:1526年-1590年

相关古诗词

广心池中有小岛颇碍目境适旱涸募工去之殊更快然

壶公对文漪,中为一小屿。

石笋四五株,垂杨两三树。

有之固不恶,无之更成趣。

极目增浩淼,轻舠辞抵牾。

譬彼太清表,纤云绝点污。

游者或不然,请为明其故。

形式: 古风

有瘦瘠比丘拖丈八铁链䠥䠥行街市间不从人问衣钵而日候余冀得一言之赠悯而应之得一百廿字

有一苦行僧,鹄形尼干面。

丈八铁锒铛,项锁复腰缠。

胡跪合掌言,沙门有深愿。

不爱摩衲衣,不乞伊蒲馔。

公是白尚书,灵山旧法眷。

为我施词组,欲作西归传。

我已堕疑城,地狱急如箭。

斗大青莲花,对眼未能见。

汝缚汝自解,无缚汝从便。

有言添汝缚,无言当汝荐。

何烦贤圣偈,况乃凡夫谚。

勿学文畅师,生买昌黎饯。

形式: 古风

侍御京山孙君既以绩最赠其二尊人矣尚以不及终侍为永思之图以志感王子歌以宽之

御史台中柏,哑哑乌夜啼。

返哺既以乖,风木不宁栖。

子心安可穷,物理故难齐。

峨峨京山阡,上有黄金题。

丹纶标玄德,彤管写青闺。

谁云二枯骨,忽若吐云霓。

我诵孝终篇,不为御史凄。

形式: 古风 押[齐]韵

题凤麓图为姚使君赋

消摇朱雀桁,栖托乌龙宫。

下有百顷筠,上有千尺桐。

彩翮西北来,丹霞蔽长空。

宁非希世瑞,阿阁不见容。

感作嶰谷鸣,鸣声何雍雍。

俗耳故寡谐,伶伦安所从。

我欲谱此曲,此曲不忍终。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