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顶道者

仙人掌中住,生有上天期。

已废烧丹处,犹多种杏时。

养龙于浅水,寄鹤在高枝。

得道复无事,相逢尽日棋。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支]韵

翻译

仙人掌里居住着,怀揣着升天的愿望。
曾经炼丹的场所已被废弃,如今又种植了许多杏树。
在浅水中养育龙,把仙鹤寄托在高高的树枝上。
修成正果后无烦忧,与友人相聚下棋度过整天。

注释

仙人掌:一种耐旱植物,象征隐居或坚韧。
上天期:升天的愿望,指追求长生不老。
废:废弃,不再使用。
烧丹处:古代炼丹的地方,可能指修炼或寻求仙术。
种杏时:种植杏树,寓意生机与新的开始。
养龙:神话中的生物,象征权力或神秘力量。
浅水:暗示环境简单,不宜繁复。
寄鹤:将鹤视为仙物,寓言超脱尘世。
高枝:高处,象征理想或精神层面。
得道:修道成功,达到某种境界。
无事:无忧无虑,心境平和。
相逢:相遇,指与朋友相聚。
尽日棋:整天下棋,表示悠闲自在的时光。

鉴赏

仙人掌中住,生有上天期。这句表达了诗人对修炼成仙的向往,仙人掌中的“住”暗示了一种超凡脱俗的生活状态,而“生有上天期”则指向了与神灵相通的境界。

已废烧丹处,犹多种杏时。这两句转而描绘了一种放弃和淡泊的心态。烧丹是一种炼制仙丹的过程,这里说它“已废”,意味着诗人对此类追求已经不再执着。而“犹多种杏时”则是对自然生活的一种享受,种植果树,等待其成熟,是一种与自然和谐共处的象征。

养龙于浅水,寄鹤在高枝。这两句通过养育神兽龙和居住于高枝的鹤来形象地表达了诗人对自由和超脱世俗羁绊的追求。龙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重要符号,代表着力量和神秘,而将其养在浅水中则显得平易近人,这或许是对现实与理想之间关系的一种思考。而“寄鹤在高枝”则更直接地展现了诗人追求高洁和超脱尘世的愿望。

得道复无事,相逢尽日棋。这两句表达了一种达到修炼境界后的自在与满足。得道,即是达到道家的最高境界,这里说“复无事”,意味着在这种状态下,再也没有什么世俗的烦恼和欲望。而“相逢尽日棋”则是一种超然物外的心态,诗人以下棋为乐,与朋友相遇,便忘却了时间的流逝,这是对一种精神自由与满足的描绘。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界的观察和内心世界的探索,展现了一种超脱尘世、追求精神自由的生活理念。

收录诗词(99)

项斯(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唐约公元八三六年前后在世),晚唐著名诗人。因受国子祭酒杨敬之的赏识而声名鹊起,诗达长安,于会昌四年擢进士第,官终丹徒尉,卒于任所。是台州第一位进士,也是台州第一位走向全国的诗人。他的诗在《全唐诗》中就收录了一卷计88首,被列为唐朝百家之一。著有诗集一卷,《新唐书·艺文志》传于世

  • 字:子迁
  • 籍贯:台州府乐安县(今浙江仙居)

相关古诗词

早春题湖上顾氏新居二首(其一)

近得水云看,门长侵早开。

到时微有雪,行处又无苔。

劝酒客初醉,留茶僧未来。

每逢晴暖日,唯见乞花栽。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灰]韵

早春题湖上顾氏新居二首(其二)

门不当官道,行人到亦稀。

故从餐后出,方至夜深归。

开箧拣书卷,扫床移褐衣。

几时同买宅,相近有柴扉。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微]韵

李处土道院南楼

霜晚复秋残,楼明近远山。

满壶邀我醉,一榻为僧闲。

树簇孤汀眇,帆欹积浪间。

从容更南望,殊欲外人寰。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删]韵

泛溪

溪船泛渺瀰,渐觉灭炎辉。

动水花连影,逢人鸟背飞。

深犹见白石,凉好换生衣。

未得多诗句,终须隔宿归。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微]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