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东川.骆口驿二首(其二)

二星徼外通蛮服,五夜灯前草御文。

我到东川恰相半,向南看月北看云。

形式: 七言绝句 押[文]韵

翻译

边疆之外的两颗星连接着蛮荒之地,五更时分灯下起草皇帝的诏书。
我到达东川恰好行程过半,向南望着月亮向北看着云朵。

注释

二星:指边疆或偏远之地的星星,可能象征边疆地区。
徼外:边疆之外,徼指的是边界。
通蛮服:与蛮荒之地相通,蛮服指未开化的边远地区。
五夜:即五更,大约凌晨3点到5点,古代夜间计时单位。
灯前:在灯光下。
草御文:起草给皇帝的文件或诏书,御文指皇帝的文书。
我到东川:作者到达东川地区。
恰相半:正好行程或时间过半。
向南看月:面向南方观看月亮。
北看云:同时向北边眺望云彩。

鉴赏

此诗描绘了一位唐代文人出使蛮荒之地的情景。"二星徼外通蛮服,五夜灯前草御文"两句表明诗人身处边远之地,与未开化的民族交流,并在昏暗的灯光下赶写公文。这里“二星”可能指某些特定的星象,用来辨别方向或纪录时间,而“蛮服”则是古代对南方少数民族的称呼,显示了作者所处地域之偏远。

"我到东川恰相半"一句,诗人自述其行至东川时正值旅途中段,可能暗示了一种心灵上的徘徊和不确定感。紧接着的“向南看月北看云”则展现了诗人在自然界中的情感流露,他或许在仰望天际,感慨万千。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环境与个人情感的描绘,传达了一种边塞行者孤独、思念以及对远方故土的眷恋之情。

收录诗词(887)

元稹(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779年-831年,或唐代宗大历十四年至文宗大和五年),别字威明,唐洛阳人(今河南洛阳)。父元宽,母郑氏。为北魏宗室鲜卑族拓跋部后裔,是什翼犍之十四世孙。早年和白居易共同提倡“新乐府”。世人常把他和白居易并称“元白”

  • 字:微之

相关古诗词

使东川.望驿台

可怜三月三旬足,怅望江边望驿台。

料得孟光今日语,不曾春尽不归来。

形式: 七言绝句 押[灰]韵

使东川.望喜驿

满眼文书堆案边,眼昏偷得暂时眠。

子规惊觉灯又灭,一道月光横枕前。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先]韵

使东川.梁州梦

梦君同绕曲江头,也向慈恩院院游。

亭吏呼人排去马,忽惊身在古梁州。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尤]韵

使东川.清明日

常年寒食好风轻,触处相随取次行。

今日清明汉江上,一身骑马县官迎。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庚]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