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官志感

端居咏伐檀,囊粟非所安。

狗马初病力,谒告归就閒。

荏苒忽五载,黾勉趋朝班。

未几使河洛,衔命犹未还。

转冠出望外,惊魂忸我颜。

此职不以劳,储养义理间。

不能行也咫,使我羞素餐。

何以报高深,任道庶无患。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杨起元的《转官志感》。诗中表达了诗人对官场生涯的深刻反思和自我反省。

首句“端居咏伐檀,囊粟非所安”,诗人以伐檀为喻,表达自己在官场中的处境,如同伐木般辛苦,而“囊粟非所安”则表明了他对于物质追求的不满,认为这并非真正的满足。

接着,“狗马初病力,谒告归就閒”两句,诗人描述了自己因身体不适而请假回家,寻求心灵的宁静与放松。然而,短暂的闲暇之后,“荏苒忽五载,黾勉趋朝班”,五年时间匆匆过去,他依然不得不回到繁忙的官场生活。

“未几使河洛,衔命犹未还”表明诗人曾被派遣到黄河、洛阳地区执行任务,但任务尚未完成,他仍需坚守岗位。紧接着,“转冠出望外,惊魂忸我颜”描述了诗人突然被调任到一个意料之外的职位,这让他感到震惊和不安。

“此职不以劳,储养义理间”表达了诗人对于新职位的看法,他认为这个职务虽然辛苦,但有助于培养和维护道德与理性的修养。“不能行也咫,使我羞素餐”则表明了诗人对自己未能有效履行职责的自责,认为自己在官场上只是空享俸禄,没有做出应有的贡献,感到羞愧。

最后,“何以报高深,任道庶无患”表达了诗人对于如何回报社会和国家的思考,以及他愿意承担更多责任,以避免未来的遗憾和忧虑。

整体而言,这首诗反映了诗人对官场生活的复杂情感,既有对官场压力的无奈,也有对自我价值实现的渴望,以及对社会责任的深刻反思。

收录诗词(256)

杨起元(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山中植树

我本野鹿性,十年强衣冠。

欲报君亲恩,一念耿如丹。

薄驱常负疴,梦寐思湖山。

山间有田畴,草屋八九间。

四岭植松竹,亦足怡心颜。

系身不获图,我弟思其艰。

山上多种松,溪涧多种兰。

寒梅如许树,修竹百千竿。

春至阅农功,采蕨供菽餐。

我归有处所,感汝贻我安。

把袂日造兹,弟兄共盘桓。

奚觉天地广,吾道自为宽。

十年计树木,光阴如奔澜。

形式: 古风

送唐曙台

我昔未知学,而子为我悲。

今我稍有知,而子为我疑。

此悲与此疑,何虑更何思。

我留黄金台,子还南海湄。

初谓展燕婉,中更成乖离。

矫矫双龙剑,会合自有时。

何以酬子心,别后时相思。

愿言各努力,亿载以为期。

形式: 古风 押[支]韵

送顾泾阳

丹穴双鹓翔,鸣声何其寥。

侧耳更结心,可望不可招。

叹此灵瑞德,固当应虞韶。

宣尼岂复嗟,吾道重光昭。

时振千仞端,万羽同逍遥。

至德谅不孤,何当共扶摇。

为君采竹实,飞飞不辞劳。

临岐多苦调,相勖以神交。

形式: 古风

到任谒庙

忝窃玉堂署,抠趋谒宣圣。

精诚俨如在,稽首承面命。

吾道存六经,一字是把柄。

渊渊复浩浩,终古难究竟。

失之万里途,得之咫尺顷。

恍惚若有觉,肃穆中自竞。

我亦一丈夫,负荷岂不胜。

永矢愿学心,陟降游帝境。

宇宙同得一,于以了吾性。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