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时(其一)

乾坤作戏未逢场,人力天心两渺茫。

粉黛纵工愁掩袖,菁华如竭忍搴裳。

非才论计终投石,短鬓忧时欲见霜。

万里麻鞋成底事,悲来无地可佯狂。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

鉴赏

这首诗《感时(其一)》由明代诗人屈士煌所作,通过深沉的笔触表达了对世事无常、人力与天心之间的矛盾以及个人在时代洪流中的无力感和忧虑之情。

首联“乾坤作戏未逢场,人力天心两渺茫”以天地比作舞台,暗示世间万物如同一场未完的戏剧,而人力与天意之间似乎没有明确的交集点,充满了不可预测性和神秘性。这种对比揭示了人在面对命运时的渺小与无奈。

颔联“粉黛纵工愁掩袖,菁华如竭忍搴裳”进一步描绘了个体在面对困境时的挣扎与坚持。粉黛在这里象征着女性的装饰,比喻人们为了掩饰内心的痛苦而做出的努力;而“菁华如竭”则暗示了生命力的枯竭,即使如此,“忍搴裳”展现了人们在困境中仍能保持坚韧不拔的精神。

颈联“非才论计终投石,短鬓忧时欲见霜”表达了诗人对自己才能与策略的反思。他认为,即便有再好的计划和策略,也难以改变命运的轨迹,这反映了对现实的深刻洞察和对自身局限性的认识。同时,“短鬓忧时欲见霜”形象地描绘了岁月的流逝和对时光易逝的感慨。

尾联“万里麻鞋成底事,悲来无地可佯狂”总结了全诗的情感基调。万里麻鞋象征着诗人历经千辛万苦,却最终发现自己的努力可能徒劳无功。面对无法逃避的悲伤,诗人感到无处可逃,只能选择面对现实,表现出一种深刻的悲凉和对命运的无奈接受。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个人情感与时代背景的交织,展现了诗人对人生、命运和自我价值的深刻思考,以及在复杂社会环境中寻求精神寄托的渴望。

收录诗词(89)

屈士煌(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感时(其二)

出山愁易入山难,当局何如局外闲。

拂袖恐伤明主意,作书惟许后人看。

竿无巧饵鱼空羡,匣有遗珠雀敢弹。

薪胆未成今日事,终宵频起涕阑干。

形式: 七言律诗

赠剑

蛟胎静啸匣雷鸣,长日摩挲为不平。

事去寸心难自按,时来千里不留行。

斗边宝色精华敛,枕畔寒泉夜气横。

拟赠尚须逢国士,深藏犹未别荆卿。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避乱水花庵同贲兄赋

南荒兵燹日销魂,咫尺寒山好闭门。

半席烟霞豺虎穴,三时风雨脊鸰原。

林腰草气兼花气,石脚云痕共水痕。

乘兴小舟无不往,村西亭子与东园。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元]韵

赠王山人非熊

高士如君绝世尘,埋名休认买名人。

故山丛桂隔烟雾,天际浮云为比邻。

文字有神供寄傲,揶揄无鬼笑清贫。

花间浊酒勤相对,好共匡床过小春。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