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韦度支韶程集

岭南为郡带名曹,万里江山兴咏饶。

皇宋声诗归雅正,有唐门地本逍遥。

雪霜思苦虽侵鬓,金紫恩深已佩腰。

旧草满囊胜薏苡,几联乘醉写芭蕉。

进来圣主回天眷,抄逐蛮僧过海潮。

何事曹南得披览,韶程风什似闻韶。

形式: 排律 押[萧]韵

翻译

岭南作为郡县带着曹的美誉,万里江山激发了丰富的诗情画意。
在皇宋时期,诗歌回归了雅致和正统,唐朝的文学传统在此延续着自由自在的精神。
虽然寒霜侵袭着两鬓,但朝廷的恩宠深重,已佩戴在腰间。
我怀揣旧时的诗稿,如同薏苡明珠,时常借酒兴挥毫泼墨在芭蕉叶上。
如今圣主眷顾,如潮水般涌来,驱逐蛮僧的异端。
为何我在曹南能有幸翻阅这些诗篇,它们仿佛带来了韶乐般的美好旋律。

注释

岭南:古代中国南方地区,包括今广东、广西一带。
曹:郡县名,此处代指诗人自身或其任职之地。
雅正:典雅纯正,指诗歌风格。
逍遥:自由自在,不受拘束。
金紫:古代官服颜色,象征高官显爵。
薏苡:植物,比喻珍贵的诗稿。
韶:古代音乐名,象征优美和谐。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文学家王禹偁所作,名为《还韦度支韶程集》。诗中充满了对岭南风光的赞美和对历史文化传承的自豪。

“岭南为郡带名曹”,开篇便提及岭南地区的盛名和曹操,这里可能是指曹丕,东汉末年的文学家,也是曹操之子。诗人以此来表达对岭南文化底蕴的认可。

“万里江山兴咏饶”,则描绘了广阔的自然景观和诗人的豪情。此处“咏”字有吟咏不绝之意,展示了诗人对于这片江山的无限赞美。

“皇宋声诗归雅正,有唐门地本逍遥”,这里则表达了对宋代诗风回归至正和唐代文化遗产的尊崇。诗人自信自己的文学成就能够与历史上的伟大相媲美,展现了一种文化自信。

“雪霜思苦虽侵鬓,金紫恩深已佩腰”,这两句则是对个人经历和得宠的表达。“雪霜”比喻岁月的磨难,“金紫”则象征着官职或荣誉,这里说明诗人虽然年华老去,但依然怀抱深沉的恩泽。

“旧草满囊胜薏苡,几联乘醉写芭蕉”,诗中还描绘了诗人在自然中的生活状态。“旧草”、“满囊”都是对闲适生涯的描写,而“几联”则表明了诗人的才华横溢,甚至于醉酒之际也能创作出美妙的文字。

最后,“进来圣主回天眷,抄逐蛮僧过海潮。何事曹南得披览,韶程风什似闻韶”,诗人对“圣主”的尊崇和对历史文化的追寻表达了敬仰之情,同时也透露出一种超然物外、与自然合一的境界。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岭南山水的描绘,对文学传统的尊重,以及个人经历和才华的展示,展现了一种深厚的文化自信和高远的情操。

收录诗词(670)

王禹偁(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散文家。汉族,晚被贬于黄州,世称王黄州。太平兴国八年进士,历任右拾遗、左司谏、知制诰、翰林学士。敢于直言讽谏,因此屡受贬谪。真宗即位,召还,复知制诰。后贬知黄州,又迁蕲州病死。为北宋诗文革新运动的先驱,文学韩愈、柳宗元,诗崇杜甫、白居易,多反映社会现实,风格清新平易。词仅存一首,反映了作者积极用世的政治抱负,格调清新旷远。著有《小畜集》

  • 字:元之
  • 籍贯:济州巨野(今山东省巨野县)
  • 生卒年:954—1001

相关古诗词

和朱严留别韵

之子有文行,常流窃比难。

授毫秋露下,开卷古风寒。

场屋推盟主,声诗立将坛。

论儒轻五霸,议古嫉三桓。

师仰唯韩愈,才名压李观。

固穷多短褐,忧道即忘餐。

见访山围郡,相逢菊满栏。

眼青怜造士,头白愧郎官。

罢举层霄远,监州勺水盘。

贫厨兼味少,市酝数杯酸。

旧业烦君勘,新题为我刊。

临岐留雅什,天马撼金銮。

形式: 排律 押[寒]韵

诗一首

尽怪吴苏地,琼花冷不销。

时贤临水国,天气似中朝。

密逐江云堕,轻随海吹飘。

影沉松坞乱,片响苇蓬焦。

粉拂龙头舫,缯铺雁齿桥。

煮茶收岁计,宜稻采民谣。

拔笋芽先出,欺梅蕊自凋。

谁言未盈尺,犹称不封条。

郡守齐黄霸,明君迈帝尧。

县官惜歌咏,翻恐笑渔樵。

形式: 排律 押[萧]韵

宫漏出花迟诗

丹禁迟迟漏,深宫灼灼花。

繁枝开正满,清韵出何赊。

静拂红英密,微穿翠叶斜。

依稀惊宿蝶,冷落动晨鸦。

细逐香离槛,轻翻露滴沙。

愿当直仙署,铃索共交加。

形式: 排律 押[麻]韵

春晚绿野秀诗

雨过川原上,凝眸送晚春。

韶光销欲尽,野色望来新。

天末迷蓝嶂,江湄乱曲尘。

重杨难认影,幽鹭莫藏身。

远接天开幕,晴和草展茵。

明时四郊静,凌乱踏青人。

形式: 排律 押[真]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