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李绅助教不赴看花

笑辞聘礼深坊住,门馆长闲似退居。

太学官资清品秩,高人公事说经书。

年华未是登朝晚,春色何因向酒疏。

且看牡丹吟丽句,不知此外复何如。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鱼]韵

翻译

笑着拒绝了聘礼,居住在深巷的府邸,仿佛过着隐居的生活。
他在太学任职,官职清廉,主要的工作就是研读经书和讲解学问。
年纪轻轻,并非入仕太迟,只是对春光美景更愿沉醉于酒中。
暂且欣赏盛开的牡丹,吟咏美丽的诗句,不知除此之外还有何等乐趣。

注释

笑辞:笑着拒绝。
聘礼:求婚或任职的礼物。
深坊:深巷的府邸。
退居:隐居。
太学:古代最高学府。
官资:官职级别。
清品秩:清廉的官位。
经书:儒家经典书籍。
年华:年纪。
登朝:入仕为官。
春色:春天的景色。
酒疏:对酒的疏远。
牡丹:富贵花,象征荣华。
丽句:优美的诗句。
复何如:还有其他什么。

鉴赏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姚合所作,名为《和李绅助教不赴看花》。从诗中可以感受到诗人淡泊明志、超然物外的生活态度。

“笑辞聘礼深坊住,门馆长闲似退居。”这里诗人以轻松的心态拒绝了社会的诱惑和世俗的礼节,他选择了一个安静的处所居住,这种悠闲自得的状态就如同隐居一样。

“太学官资清品秩,高人公事说经书。”诗人提到了自己在太学担任官职,负责教育工作,品级清廉,他的身份是高尚的,而他的公务就是讲解经典。

“年华未是登朝晚,春色何因向酒疏。”诗人的年龄尚不算老,但他对于仕途的态度却显得格外淡然。春天的景色似乎也因为他的心境而变得有些淡薄,他更倾向于通过饮酒来消磨时光。

“且看牡丹吟丽句,不知此外复何如。”诗人建议去欣赏牡丹,同时吟诵美丽的诗句,但对于其他事情则表示不解或不屑一顾。

整首诗表达了诗人超脱世俗、专注学问,并通过赏花饮酒来享受生命中简单快乐的态度。同时,诗中的意境和用词都体现了古典诗词特有的意象丰富和情感深邃。

收录诗词(514)

姚合(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生卒年均不详,约唐文宗太和中前后在世。以诗名。登元和十一年(公元八一六年)进士第。初授武功主簿,人因称为姚武功。调富平、万年尉。宝历中,(公元八二六年左右)历监察御史,户部员外郎。出任荆、杭二州刺史。后为给事中,陕、虢观察使。与马戴、费冠卿、殷尧藩、张籍游,李频师事之。诗与贾岛齐名,、贾”。仕终秘书监。合著有诗集十卷,《新唐书艺文志》及选王维、祖咏等十八人诗,为极玄集一卷,又摭古人诗联,叙其措意,各有体要,撰诗例一卷,(均《唐才子传》)并传于世

  • 号:称“姚
  • 籍贯:陕州硖石

相关古诗词

和秘书崔少监春日游青龙寺僧院

官清书府足闲时,晓起攀花折柳枝。

九陌城中寻不尽,千峰寺里看相宜。

高人酒味多和药,自古风光只属诗。

见说往来多静者,未知前日更逢谁。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

和高谏议蒙兼宾客时入翰苑

兼秩恩归第一流,时寻仙路向瀛洲。

钟声迢递银河晓,林色葱笼玉露秋。

紫殿讲筵邻御座,青宫宾榻入龙楼。

从来共结归山侣,今日多应独自休。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和膳部李郎中秋夕

淅淅复修修,凉风似水流。

此生难免老,举世大同愁。

萤影明苔藓,鸿声傍斗牛。

犹分省署直,何日是归休。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尤]韵

咏云

霭霭纷纷不可穷,戛笙歌处尽随龙。

来依银汉一千里,归傍巫山十二峰。

呈瑞每闻开丽色,避风仍见挂乔松。

怜君翠染双蝉鬓,镜里朝朝近玉容。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冬]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