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玿赴成都府广都县尉以送君南浦伤如之何为韵送之作八首(其八)

蜀山如鸟道,剑阁郁嵯峨。

嗟君正朱颜,奈此艰险何。

秋雨峨眉道,春风濯锦波。

青山一羸马,古今应更多。

形式: 古风 押[歌]韵

翻译

蜀地的山路像飞鸟才能通过的小道,剑阁高峻而险峻。
感叹你正值青春年华,面对这样的艰难险阻该怎么办呢?
秋天的雨水打湿了峨眉山的道路,春风又吹拂过那如锦的江面。
骑着一匹瘦弱的马在青山间,这样的景象自古以来应该就更多见。

注释

蜀山:指四川的山区,尤其是蜀道。
鸟道:形容山路险峻,只有鸟儿能飞过的道路。
剑阁:古代四川的一座著名关隘。
郁嵯峨:形容山势高大且密集。
朱颜:指年轻的红润脸色,象征青春。
秋雨:秋季的雨水。
峨眉道:峨眉山的道路。
濯:洗涤,清洗。
锦波:比喻江水波光粼粼,如锦缎般美丽。
青山:青翠的山峦。
羸马:瘦弱的马。
古今:从古至今。
更多:更常见,更普遍。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蜀道的险峻和自然景色,表达了对朋友离别时的不舍与关切。诗人通过对蜀山、剑阁等地理名胜的描述,展现了大自然的壮丽与艰难,同时也隐喻了人生旅途中的坎坷和挑战。

“蜀山如鸟道,剑阁郁嵯峨。”这里通过比喻,将蜀山形容为像鸟儿一般狭窄而曲折的道路,而剑阁则被描述成连绵不绝、层次分明的地势,表现了蜀道之险。

“嗟君正朱颜,奈此艰险何。”诗人感叹朋友正当盛年,却要面对这般艰难险阻,表达了对友人的担忧和不舍。

“秋雨峨眉道,春风濯锦波。”这里分别用秋天的雨水润泽和春天的细风轻拂来描写峨眉山的不同季节景色。濯锦波则更显得浪花涌动,如同织锦一般。

“青山一羸马,古今应更多。”诗人通过对独行于青山中的孤马的描绘,表达了自己对于过往历史和现实情感的沉思,以及对未来无限的期待。羸马形象给人以寂寞之感,但也透露出一种坚韧不拔、自在悠然的情怀。

整首诗语言流畅,意境幽深,以蜀道山水为背景,抒发了对友人的惜别情怀和对自然景物的赞美。通过对景色的描绘与内心感受的交织,诗人巧妙地表达了自己的思想感情。

收录诗词(437)

李廌(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又号齐南先生、太华逸民。汉族。6岁而孤,能发奋自学。少以文为苏轼所知,誉之为有“万人敌”之才。由此成为“苏门六君子”之一。中年应举落第,绝意仕进,定居长社(今河南长葛县),直至去世。文章喜论古今治乱,辨而中理

  • 字:方叔
  • 号:德隅斋
  • 籍贯:华州(今陕西华县)
  • 生卒年:zhì)(1059-1109

相关古诗词

赵玿赴成都府广都县尉以送君南浦伤如之何为韵送之作八首(其七)

倾城爱劲竹,古士惟徽之。

而我独爱君,不见即相思。

今矧万里游,动为三岁期。

索居念金兰,惘然伤别离。

形式: 古风 押[支]韵

赵玿赴成都府广都县尉以送君南浦伤如之何为韵送之作八首(其六)

蜀都蕴奇气,古今生英儒。

歌童选何武,狗监献相如。

煌煌直金马,蔼蔼侍玉除。

归入芸香阁,无废五车书。

形式: 古风

赵玿赴成都府广都县尉以送君南浦伤如之何为韵送之作八首(其五)

翔风走尘沙,草树正玄黄。

烟昏路漫漫,日冷云苍苍。

杜公作诗处,武侯近战场。

陈迹勿惊心,俯仰已堪伤。

形式: 古风 押[阳]韵

赵玿赴成都府广都县尉以送君南浦伤如之何为韵送之作八首(其四)

之子才如冰,不应常负弩。

勿为为贫谋,一意在阿堵。

广都绮縠地,当念珠还浦。

惟廉可立身,勿使嗟供虏。

形式: 古风 押[麌]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