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李衡

羁栖亲故少,远别惜清才。

天畔出相送,路长知未回。

欲销今日恨,强把异乡杯。

君去南堂后,应无客到来。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灰]韵

翻译

在外漂泊,亲人朋友少,离别时格外珍惜有才华的你。
在遥远的天边,我为你饯行,深知此路漫漫,不知何时你才会回来。
想要消除今天的离愁,勉强举杯在异乡借酒浇愁。
你离去后,家中南堂应该再无客人来访了。

注释

羁栖:漂泊。
亲故:亲人朋友。
清才:有才华的人。
天畔:遥远的天边。
路长:路途漫长。
未回:未归。
欲销:想要消除。
恨:离愁。
异乡杯:异乡的酒。
君去:你离去。
南堂:家中的南堂。
无客到来:没有客人来访。

鉴赏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任翻的《送李衡》,通过对诗中意象和情感的分析,我们可以窥见诗人的深沉情感与高远志向。

"羁栖亲故少,远别惜清才。" 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于即将离去的友人李衡的不舍和珍惜之情。"羁栖"形容心绪牵挂,"亲故"指的是朋友或亲人,而"少"则表示这样的关系在生活中越来越少。"远别"强调了即将到来的长久分离,而"惜清才"则表明诗人对李衡的才能和品德的赞赏与珍视。

"天畔出相送,路长知未回。" 这两句描绘了送别的情景,"天畔"指的是地平线,使人感受到送行者的孤独和远行的艰辛。"路长"则进一步强调了离别的艰难与未来的不确定性。

"欲销今日恨,强把异乡杯。" 这两句展现了诗人在面对分别时内心的挣扎和酒作为抒情的工具。在这里,"欲销"表达了希望借酒消愁,而" 强把异乡杯"则是诗人在异乡中强忍着哀愁,借助酒精来缓解内心的苦涩。

"君去南堂后,应无客到来。" 这两句预示了友人的离去将带来的寂寞和孤独。"南堂"可能是指特定的聚会之地,而"应无客到来"则意味着在李衡离开之后,这个地方将不再有宾客光临,显得格外冷清。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离别场景的细腻描绘和内心情感的深刻抒发,展现了诗人对友人的深厚感情以及对于才华横溢之人的惜别之情。

收录诗词(17)

任翻(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唐末诗人。也叫任蕃,或任藩。出身贫寒,步行到京师去考进士,结果落第而归。于是放浪江湖,吟诗弹琴自娱。于是就有了游巾子山一段,题诗于壁云:“绝顶新秋生夜凉,鹤翻松露滴衣裳。前峰月照一江水,僧在翠微开竹房。”正所谓人以文传,文以人传。这篇《宿巾子山禅寺》一诗,由于描写细腻,动静得宜。不胫而走,脍炙人口。后人题诗云;“任蕃题后无人继,寂寞空山二百年”。其诗集一卷,今存诗十八首

  • 籍贯:江南

相关古诗词

哭友人

逢著南州史,江边哭问君。

送终时有雪,归葬处无云。

官库惟留剑,邻僧共结坟。

儿孙未成立,谁与集遗文。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文]韵

桐柏观

飘飘云外者,暂宿聚仙堂。

半夜人无语,中宵月送凉。

鹤归高树静,萤过小池光。

不得多时住,门开是事忙。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阳]韵

葛仙井

古井碧沈沈,分明见百寻。

味甘传邑内,脉冷应山心。

圆入月轮净,直涵峰影深。

自从仙去后,汲引到如今。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侵]韵

越江渔父

借问钓鱼者,持竿多少年。

眼明汀岛畔,头白子孙前。

棹入花时浪,灯留雨夜船。

越江深见底,谁识此心坚。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先]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