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逢著南州史,江边哭问君。
送终时有雪,归葬处无云。
官库惟留剑,邻僧共结坟。
儿孙未成立,谁与集遗文。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任 翻的作品,名为《哭友人》。诗中表达了诗人对逝去朋友的深切哀悼之情。
首句“逢著南州史,江边哭问君”表明诗人在南州与一位姓史的故人相遇,沿着江边悲伤地询问对方的情况。这里已然预示了一种离别或失去的情感。
接下来的两句“送终时有雪,归葬处无云”描绘了送别时天气的变化,有雪纷飞,但到了埋骨的地方却是晴朗无云。这不仅是对自然景象的细腻描写,也暗示着人生的悲凉和无常。
“官库惟留剑,邻僧共结坟”则透露出故人的身后事,一把剑被留在了官府,而邻近的僧侣们共同为其修建墓冢。这几句诗词展示了故人生前的贫困和死后的凄凉。
最后两句“儿孙未成立,谁与集遗文”表达了对故人孤独无依的同情。故人的后代尚未成长,没有人能够整理其留下的文字,这不仅是对故人学术成就的哀悼,也是对其生命断绝的无奈。
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和生动的景象,展现了诗人深沉的友情与哀悼,以及对逝去之人的怀念之情。
不详
唐末诗人。也叫任蕃,或任藩。出身贫寒,步行到京师去考进士,结果落第而归。于是放浪江湖,吟诗弹琴自娱。于是就有了游巾子山一段,题诗于壁云:“绝顶新秋生夜凉,鹤翻松露滴衣裳。前峰月照一江水,僧在翠微开竹房。”正所谓人以文传,文以人传。这篇《宿巾子山禅寺》一诗,由于描写细腻,动静得宜。不胫而走,脍炙人口。后人题诗云;“任蕃题后无人继,寂寞空山二百年”。其诗集一卷,今存诗十八首
飘飘云外者,暂宿聚仙堂。
半夜人无语,中宵月送凉。
鹤归高树静,萤过小池光。
不得多时住,门开是事忙。
古井碧沈沈,分明见百寻。
味甘传邑内,脉冷应山心。
圆入月轮净,直涵峰影深。
自从仙去后,汲引到如今。
借问钓鱼者,持竿多少年。
眼明汀岛畔,头白子孙前。
棹入花时浪,灯留雨夜船。
越江深见底,谁识此心坚。
碧峰秋寺内,禅客已无情。
半顶发根白,一生心地清。
竹房侵月静,石径到门平。
山下尘嚣路,终年誓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