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时歌(其八)

日入酉,万户千家无别有。

相呼相唤去还来,谁识一身非妍丑。

也无头,也无手,劫火洞然渠不朽。

猪羊牛马化为真,毫发不留无可守。

形式: 古风 押[有]韵

翻译

太阳落山在酉时,万家灯火并无特殊景象。
人们互相呼唤来去,又有谁能分辨美丑的本质。
没有头颅,没有手脚,大火也无法毁灭它的永恒。
猪羊牛马都化为真实,连毫发都不留存,无法守护任何东西。

注释

日:太阳。
入:落下。
酉:指酉时,古代十二时辰之一,相当于下午五点到七点。
户:人家。
千家:众多家庭。
无别有:并无特别之处。
相呼相唤:互相招呼。
去还来:来回走动。
谁识:谁能识别。
一身:自身。
非妍丑:不是美丑之分。
也无头:没有头部。
也无手:没有手部。
劫火:灾难的大火。
洞然:彻底。
渠:它。
不朽:不会腐朽。
猪羊牛马:各种家畜。
化为真:变为真实的存在。
毫发不留:连最微小的部分也不留下。
无可守:无法保留。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僧人释印肃所作的《十二时歌》系列中的一首,以酉时(傍晚)为背景,描绘了日落后的日常生活场景。诗人通过写人们忙碌归家、互相呼唤的情景,反映出世间众生的平凡与共性,强调无论美丑,都在日常生活中流转。

"日入酉,万户千家无别有",描绘了傍晚时分,家家户户炊烟袅袅,人们各自忙碌归家的景象,没有特别的区别。"相呼相唤去还来,谁识一身非妍丑",进一步表达了人们在日常琐事中相互往来,外貌的美丑在此刻显得微不足道。

"也无头,也无手,劫火洞然渠不朽",诗人运用象征手法,将人的生命比作不受时间摧残的无形之物,即使肉身消失,精神或灵魂依然存在。"猪羊牛马化为真,毫发不留无可守",则暗示了生死轮回,世间万物终将回归自然,连最世俗的财富——猪羊牛马,也会化为尘土,无法长久保留。

整体来看,这首诗寓言深刻,富有哲理,体现了宋代理学对于人生无常和生死轮回的思考。

收录诗词(1078)

释印肃(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一一一五~一一六九),俗姓余。六岁从寿隆院贤和尚出家,年二十七落发,高宗绍兴十二年(一一四二),于袁州开元寺受戒。游湖湘,谒大沩牧庵忠公,有省。十三年,归寿隆。二十三年,主慈化寺。孝宗乾道二年(一一六六),始营梵宇。五年卒,年五十五。有《普庵印肃禅师语录》,收入《续藏经》。事见《语录》卷上《年谱》、《悟道因缘》、《塔铭》。印肃诗,辑自《普庵印肃禅师语录》,编为三卷

  • 号:普庵
  • 籍贯:袁州宜春(今属江西)

相关古诗词

十二时歌(其五)

日南午,大地元来没寸土。

天上天下独为尊,耀目连睛无可睹。

石巩痴,逢马祖,自己如空谁射弩。

三平了道劈开胸,不拄箭锋徒自苦。

形式: 古风 押[麌]韵

十二时歌(其六)

日昳未,担板玄沙爱鳖鼻。

丧身失命几多人,张口送睛何处避。

不通宗,浑寐语,业识茫茫无本据。

盲参不体弄蛇人,常被弄蛇穿却鼻。

形式: 古风

十二时歌(其三)

食时辰,金牛作舞笑忻忻。

漆桶漆桶吃来□,参方谁识老婆心。

佛祖意,只如今,且无自己及他人。

雪峰指作一面镜,轮劫猕猴佩苦辛。

形式: 古风

十二时歌(其九)

黄昏戌,更点分明黑如漆。

一道常光绝世伦,来往不通金密积。

知不知,识不识,自古至今非外觅。

木女清宵何所为,混月闲吹无孔笛。

形式: 古风